一、开展跨江联合开发的基础条件
黄石港工业园区位于长江北岸,与黄石市中心城区仅一江之隔,是黄石市在长江以北唯一管辖区域,国土总面积3.55平方公里,人口1.2万,百分之九十以上为城镇人口,并趋于城镇化聚集区居住。2009年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到2014年底,园区实际开发面积2.2平方公里,入驻企业43家,其中工业企业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201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85亿元,分别比上年度增长24.26%,22.83%和94%,实现园区社会生产总值3.64亿元,税收3200万元,分别比上年度同期增长23.39%和13.97%。
目前,聚集园区的主要产业有:以北斗科技城为主的导航信息产业,以威仕制药、康露生物、神龙药业为主的生物制药产业,以华科新能源、国民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以金虎节能科技为主的新材料产业等新兴产业,以金纬仓储设备、万鑫环保设备、重型汽配、华新铸业等为主的机械装备制造业,以通达、洪兴、高科、安信为主的智能模具产业,以邦之德、天邦为主的新型饲料产业等。其产业的发展以新兴产业为主体,以机械装备、模具制造产业为依托,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成为黄石跨江联合开发实践平台和产业发展的导向平台,取到了跨江跨区域合作的良好示范效应和引领带动作用。
二、跨江联合开发推进情况
自省委、省政府作出跨江联合开发重大战略部署以来,黄石港工业园区紧抓这一难得机遇,先行先试,开拓奋进,跨江联合开发得以切实推进:第一,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上亿元新建了自来水厂、园区主次干道路及雨污管网、电力供应线路等重要基础设施,一个新型的城镇化工业园区逐渐形成。第二,立足招商引资,实现产业聚集。湖北黄石港工业园区始终践行突破发展新兴产业的理念,开展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先后引进了投资100亿元的北斗科技城,投资超过2亿元的国民太阳能和投资过亿元的威仕制药、康露生物、金虎节能科技、华科新能源等重大新兴产业项目。这些项目部分已建成投产,并发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部分项目在抓紧建设,在今明两年内可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中坚。第三,构建了与浠水滨江工业园共同发展的沟通协调机制。2012年,黄石市与黄冈市、黄石港区和浠水县达成了友好合作的框架协议。协议达成后,两地即建立了积极地沟通协调机制。首先是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对接工作广泛深入展开;其次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治安的协调联动,推动两地园区和谐发展。三是园区产业深度融合对接,优势互补,推进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四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现全方位的对接。
三、跨江联合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公共资源互补利用问题。黄石港工业园区建设的自来水厂部分已延伸到浠水散花地区,并深得当地居民的好评,新建的园区主干道与浠水滨江工业园区相连,实现了互通,但还未对接。浠水滨江工业园将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黄石港工业园区污水管网需纳入对接规划中建设。电力资源不足,急需规划建设输变电站,解决两地园区工业电力不足问题,以及浠水和黄石两地电信网络资源共享利用问题等。
二是产业互动和循环发展问题。因行政区划原因,两地产业较少有互动联系,循环发展更是难以见效。园区之间也未搭建互动平台,两地园区在产业承接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必将产生产业合理布局和产业循环利用等矛盾。
三是园区面积狭小,发展受限的问题。黄石港工业园区国土总面积3.5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3.27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建设面积2.2平方公里,公共管理和居民区面积约0.6平方公里,目前可供开发的面积仅0.47平方公里。而北斗科技城项目后期开发建设需用地1.3平方公里,也就是说黄石港工业园区不再发展其它产业项目,仍难以满足北斗科技城项目的用地需求。面积过于狭小成为制约黄石港工业园区发展的突出矛盾。
四、相关政策建议
一是公共基础设施要实行无缝对接。主要是道路及雨污管网的对接,天然气管道的延伸、供电能力的提升等重大基础设施需要政府安排项目和资金加快建设,实现两地基础设施无缝对接。
二是优化整合公共资源。如移动通讯、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议撤并区划,高度整合,为两地合作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快速的网络信息服务。
三是在原有黄石19路公交线路的基础上,在两地园区之间开通一到两条新公交线路,经黄石长江大桥与黄石城区相连,密切南北互动,加速城区融合,大力推进两地城镇化发展。
四是建立牢固的两地联系互动平台,创新体制机制,破除区划限制,最大限度整合行政和公共资源,实现两地一体化共同发展的新模式。
五是探索试行两地园区共建试点,解决黄石港工业园区无空间和浠水无资金发展问题,实现互利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