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咸宁市发布年中经济"成绩单" 总体趋稳稳中有好
2015
07/16
15:41

昨日,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我市上半年各项经济数据出炉。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的压力,我市大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着力突出创新驱动,不断加强民生保障,全市经济呈现“总体趋稳、稳中有好”的良好局面。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今年上半年,我市产业产出平稳。农业生产保持稳定,预计夏粮总产增长6.5%,油菜总产增长5.5%,水产品产量增长8.9%;工业生产小幅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3%;服务业增长势头良好。

同时,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稳健,消费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全市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3.12亿元,同比增长17.4%,连续三个月保持同一增长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4%,虽然增幅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平稳增长区间。

另外,全市经济环境稳定有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6%,延续低位运行态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028.68亿元,比年初增加136.95亿元,同比增长18.5%;贷款余额582.05亿元,比年初增加47.68亿元,同比增长16.1%;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6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5%,同比下降0.02%。

转型调整稳步推进

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新常态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市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要明显快于传统制造业。从全省来看,我市一些高技术行业增速要略快于全省,发展潜力足。

上半年,全市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5.7%,比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为5%,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

在投资领域,今年以来全市投资增长动力由之前的服务业转换为工业。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358.80亿元,同比增长27.7%,比一季度加快3.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2.8个百分点,成为带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328.12亿元,同比增长25.8%,占全市投资总额的比重为46%。

节能降耗方面,我市呈现积极变化。上半年,全市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同比下降4%,降幅比一季度扩大2.4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出现新活力

据介绍,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市投资与消费的增长差距逐渐缩小,从2014年初约15个点的差距缩小到目前约4个点的差距,表明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赖消费带来的内生动力的增长。

目前,我市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活跃。全市在淘宝系列平台从事电商的商户(个人)达7700多家;嘉鱼、赤壁、通山三县市已纳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湖北首批试点示范县;1-5月,我市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绿购网实现销售额2000多万元,预计全年完成销售额5000万元;港口物流、产业物流、城乡配送物流等现代物流行业蓄势待发。

与此同时,在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我市主动推行简政放权、积极优化市场环境,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8340户,比同期增加4465户,增长32.2%。

民生保障力度加大

今年上半年,我市居民收入增长稳定,增幅在全省排位有所提高。同时,为保障民生,我市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力度。

据统计,上半年,全市用于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同比分别增长31.9%、22.5%和18.5%,均远高于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4.1%的增速。在财政支出增长放缓的情况下,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力度比上年加大。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