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武汉光谷力量:1亿撬动160亿 向硅谷看齐
2013
03/20
15:25

“资本特区”快速扩容,吸引大量金融机构聚集

“没有汉口银行和国开行的资金‘输血’,就不会有中科通达的今天!”中科通达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开学如此感慨。两次融资3000万元,不仅使其摆脱被大型国企收购的命运,还促使企业步入发展快车道,去年公司销售订单达到1.3亿元,且顺利完成新三板挂牌。

中科通达的成长,得益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资本特区”大量金融资源的涌入。记者昨日获悉,去年该区集聚的各类金融机构的数量超过之前五年的总和,创投机构数量增长达200%。

去年,高新区获批国务院新三板试点后,各类股权投资机构更是蜂拥而至。去年内高新区仅股权投资及投资管理机构就新增近百家,总数达150多家。东湖高新区金融办主任汪志忠介绍,为鼓励金融机构落户,该区首次对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兑现政策奖补资金9039.68万元,“促使全年该区新增股权资本总额上百亿元,金融机构对企业科技创新贷款增加60多亿元,撬动投资160多亿元。”

案例

1000万贷款助企业“起死回生”

2007年,王开学与人合办中科通达公司,主要从事交通后台管理系统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年后,公司发展遭遇瓶颈,亟需大量资金“补位”。此时,航天科工欲以3000万元收购中科通达。“他们给的价格太低了。”举棋不定的王开学找到了东湖高新区金融办。了解其情况后,金融办立即帮其寻找金融机构。

2010年12月1日,中科通达成为汉口银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第一个客户,王开学拿到渴盼已久的1000万元贷款。

“企业当年的销售订单从2000万增至4000万。”王开学说,因为发展太快,2011年钱又不够用,国开行以集合贷形式给了2000万元贷款。“这一年我们的销售订单一下子做到了6000多万。”王开学说,这两次的快速发展,使企业真切感受到了资本的力量。

去年,中科通达销售业绩达到1.3亿元,且迎来一个更大的融资平台——新三板。

在东湖高新区金融办主任汪志忠看来,东湖高新区获批新三板试点,增加了“资本特区”对各种金融资源的吸引力。截至2012年底,高新区新增股权投资及投资管理机构近100家,总数达到150多家,股权资本总额从50多亿元增长到156亿元。

新三板的影响几乎是立竿见影。汪志忠介绍,去年高新区集合30多家券商,对区内700多家高新企业进行筛选,确定了100多家新三板签约企业,“筛选出的大量好项目,吸引了大批投资机构在高新区聚集。”

分析

向硅谷看齐,打造“资本特区”

有人总结硅谷成功两大要素:一是孵化器——斯坦福大学工业园,二是包括风险资本和纳斯达克在内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

“孵化器、工业园我们都不缺,但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是我们的最大短板。”汪志忠坦言,东湖高新区聚集了600多家研发机构、2万家中小企业,但相比北京、上海,武汉的金融资源十分匮乏。

他认为,风险资本是创新企业成长的营养源, 不仅在高科技企业初期提供创业所需的天使资金,成熟的风险投资公司还能为创新企业提供信息咨询、管理咨询、战略决策等多方面的服务,提高企业效率和质量。

“但武汉的金融机构大多是为传统制造业而设置的,不适应高科技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汪志忠说。

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去年,基于省财政划拨2.6亿元,东湖高新区首次对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兑现奖补金9039.68万元。这些有利政策吸引21家银行在光谷设立了分支机构,其中8家为科技支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成为中国科技金融机构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今年省市对‘资本特区’的财政安排金额与去年基本持平。”汪志忠说,在政策奖补兑现方面,今年力度会更大。

数字

21家银行在光谷设立了分支机构,其中8家为科技支行,银行网点达到106个

股权投资及投资管理机构150多家,新增近100家,股权资本总额增至156亿元

上市公司32家,累计融资422.82亿元,新三板扩大试点后10家企业完成挂牌

光谷联交所等7家交易所累计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

企业贷款总额812.4亿元,其中创新性融资总额超170亿元,占48%

(数字截至到2012年底)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