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三大举措解决科企“成长的烦恼”
2015
06/22
23:51

今年5月,省科技厅副厅长郑春白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汽院)调研时,对学校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在省科技厅“科技创业企业培育工程”中,该校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动员和引导科技人员深入创业一线,逐步形成合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为科技企业解决了不少“成长的烦恼”。

大格局:

全方位建立校地企战略合作关系

近年来,汽院进一步加强为汽车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坚持“政-产-学-研-用”,积极与社会相关行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推进“市校共建、校企共建、校校共建”的“三个共建”大格局,全方位构建校企地战略合作关系。

政府层面,该校与青岛、武汉、襄阳、十堰市及周边四县一市三区等市(县)均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与十堰市高新区科技孵化器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企业上,与东风公司武汉、襄阳、十堰基地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与相关在孵企业建立了实质性的科技合作关系;高校中,与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兄弟院校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

2013年以来,汽院以“围绕东风办学、服务汽车产业”为主题,开展了“汽院服务东风行”系列活动。该校校长钟毓宁亲自带队到东风公司等十余家企业调研、洽谈产学研合作事宜,并与相关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开展“汽院服务地方行”科技服务活动。该校组织专家团为十堰市科技扶贫工作建言献策,选派多名教师组建专家团队,针对十堰扶贫工作的特殊性,撰写了《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项目建议书》,分别从14个方面进行全面调研,并提出完整的方案和合理的建议;发布湖北佳恒科技有限公司、十堰市智博工贸有限公司、东风(十堰)汽车螺栓有限公司等企业技术需求35项。开展“进工厂、下车间、入班组”活动,鼓励科研团队主动深入企业认识朋友、联络校友,认真进行调研研究,积极开展对口交流与合作。

大平台:

全力促进科技成果推介转化

校企合作需要搭建大平台。汽院通过承办大型产学研推介会、举办杰出校友座谈会、邀请专家开展产学研交流讲座、编制《校内科技资源交流手册》等方式为校企合作搭建交流平台。

2013年,由省科技厅主办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十堰)基地授牌暨省重大科技成果(汽车产业专场)推介会在该校举行,1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其中8项成果当场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实现科技成果转移;2014年,东风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大会在学校举行,发布该公司2014年重大科技创新课题18项,实现了科技项目和成果的对接;同年5月,十堰市科技工作会议在该校举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代表300余人参加了会议;同年7月,由该校承办的“湖北省科技政策企业行”大型宣讲活动,来自十堰市100余家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科技系统工作者将近200人参加培训,大大促进了学校和企业的沟通联系,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交流平台。

大纵深:

教师深入企业促进产学研用

为了发挥汽院的人才技术优势,通过对东风公司和本地重点企业在发展中所需的关键技术、存在的技术瓶颈和科技资源的缺口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调研,该校创立“访问研究员”制度,制定“教师深入企业行动方案”,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产学研用结合。一是选派青年教师全职到企业服务一年,培养一支崇尚实践、乐于服务、勇于创新的“工程型”教师队伍;二是选派具有博士学位和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到企业做“访问研究员”,参与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合作开发新工艺、新产品,转化科技成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组织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参与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和先进制造技术应用。

材料工程学院教师在曾大新教授带领下,与东风精铸公司共同组成研发团队,深入开展校企合作,2009年至今合作项目全部完成预期目标,创造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提高了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校企合作平台被省科技厅授予“湖北省精密铸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姜木霖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10余年来坚持与湖北天运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开展新型产学研全面合作,参与了多项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共同建立了“湖北省校企共建汽车电器及电控系统研发中心”、“湖北天运汽车电器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成为校企合作的成功典范。

胡明茂博士是机械工程学院一名年轻教师,2014年,他成为我省第三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去年3月,胡明茂被任命为东风(十堰)液压动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湖北帕菲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在企业服务期间,他利用校内资源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顺利促成学校与帕菲特公司6项技术需求的对接。

“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工程”为企业解决不少“成长的烦恼”,也对该校科研工作特别是产学研合作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汽院科研水平稳步提高。据统计,2013年以来,该校175名教师主动深入221家企业开展各类技术咨询、检测服务,共计1183人次。2014年该校服务创业企业综合排名位居全省高校第六,为创业企业提供各类分析实验和检验检测500余次,开展培训、讲座30余次,新批各类横向科技合作与技术服务项目244项;与企业联合申请省级成果鉴定26项,获省、市级各类奖励37项,成为地方和汽车行业发展的“人才库”、“思想库”、“科技库”。

该校党委书记王超及校长钟毓宁表示,通过开展“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工程”,该校进一步从思想上强化了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意识,增强了学校与企业、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充分体现了高校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的价值,实现了工程型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目标。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