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全国召开了现代渔业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湖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14〕13号),黄冈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黄政发〔2014〕24号),全国上下呈现出发展现代渔业的大好时机。建设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较高的现代渔业,培养具有熟练劳动技能、较高科学文化素养、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较强民主法律意识的现代渔民,建设城镇化的现代渔区、渔村,是当代水产人的中国梦,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现结合本地实际,谈谈到2020年黄冈现代渔业发展的思考。
一、打造高标准的现代渔业
(一) 建设现代种业基地,打造“苗种名市”
一是建成8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努力建设好现有的太白湖、策湖、赤东湖、望天湖、天堂湖等5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支持黄梅、武穴、麻城等地申报创建,有效地保护湖库特有的鱼类种群资源,为原良种场提供了亲本来源。二是建成2-3个国家级原良种场,15个省级原良种场,着力建设好国家级太白湖翘嘴红鲌原种场和省级青虾、翘嘴红鲌、异育银鲫“中科3号”、罗非鱼、长丰鲢、三角鲂、团头鲂、匙吻鲟、小龙虾等原良种场,鼓励继续创建国家、省级原良种场。三是创建2个国家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支持国家级太白湖翘嘴红鲌原种场、湖北百容团头鲂良种场、黄州幸福鱼苗专业合作社申请创建;四是严格实行苗种生产许可,依法批准市级水产苗种生产场,建成50个市级水产苗种场。五是大力争取国家现代渔业种业等项目投资,建设现代化种业基地,实现全市年产鱼苗400亿尾,建成“苗种名市”。
(二)建设现代渔业基地,发展高效渔业
全市建成3万公顷池塘精养高效基地、3万公顷湖库生态健康养殖基地、4万公顷名特优专(套)养基地、4万公顷稻田综合种养基地。重点建设黄梅杨柳湖、蕲春赤东湖、浠水策湖、龙感湖4个700公顷,黄州幸福、团风白鹤林、浠水望天湖、麻桥、蕲春绿丰5个200公顷,红安高桥、浠水关口、兰溪、武穴万丈湖、龙感湖塞湖等10个连片100公顷等现代渔业基地。重点建设武穴沉塘湖、黄梅后湖、蕲春八里湖、浠水巴河4个700公顷稻田综合种养基地。要积极争取部省现代渔业基地建设资金,招商引资和吸引民营资金投入现代渔业基地建设,努力实现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要求、高效益回报的建设目标。
(三)建设名优养殖基地,发展特色渔业
一是抓紧湖库养殖品种规格结构的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鄂东胖头鱼”(鳙)品牌,投放斤两鱼种、二龄鱼种,每年养殖15万吨大规格胖头鱼(鳙)上市,提高品质和效益。二是抓好名特优养殖,大力发展网箱养鳝,不断扩大黄颡鱼、泥鳅、鳜鱼、翘嘴红鲌、黑尾鲌、河蟹、南美白对虾、牛蛙等养殖面积,培植一批特色水产大户、家庭渔场、村镇渔场和渔民专业合作社,建成一批10万箱黄鳝县,万亩黄颡鱼、千亩泥鳅等特色养殖基地,形成规模效应。三是大力发展“稻虾共作”、“稻鳖共作”、“稻鳅共作”、“稻蛙共作”等特色养殖模式,拓展渔业发展空间。
(四) 建设养殖示范基地,发展健康渔业
一是创建部、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00家,建设好现有的44家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7家湖北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继续创建部、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实现大中型湖库渔场、渔民专业合作社和重要渔业基地健康养殖全履盖。二是创建农业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支持浠水、黄梅、蕲春、麻城等县市创建健康养殖示范县,整体推进和提升健康养殖水平。三是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建成黄梅、武穴、蕲春、浠水4个7000公顷、团风、黄州2个3000公顷、其它县市区各700公顷的稻田综合种养基地,实现“一田多用、一年多收、一举多得、粮渔共赢”,提高冬闲田利用率。四是推广种青养鱼、测水养鱼、使用生物肥、微孔增氧技术等健康养殖新模式、新技术。全市湖泊禁止珍珠、围网、围拦、投化肥养殖,实施增殖放流和灌江纳苗;城中湖、城郊湖实行禁投限养,其它湖泊提倡天然养殖,做到“以水养鱼、以鱼洁水”,养护和修复湖泊水域生态环境。全市养殖水体严禁使用违禁渔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五)建设休闲渔业基地,发展旅游渔业
全市现有休闲渔业基地1360家,养殖面积21800公顷,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投资规模过百万元的休闲渔业基地40家。抓好现有休闲渔庄的改造升级,完善设施建设,建成名符其实的一流渔庄,让游客吃住在渔家、玩乐在渔家,观山水美景,品渔家佳肴。要大力招商引资、鼓励本地资金利用水资源、鱼文化优势,加快开发湖、库旅游资源,建设一批新的高标准休闲渔业基地。联合旅游部门命名一批“星级渔家乐”基地,争取旅游部门在旅游行程中安排休闲渔业观光、美食、娱乐等,扩大休闲渔业的市场,推动旅游渔业的大发展。全市共建成6家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00家“星级渔家乐”基地。实现休闲渔业产值20亿元。
(六)着力水产品加工转化,发展加工渔业
一是建好现有的19家水产品加工企业。神鹭水产集团以小龙虾、鮰鱼、罗非鱼加工为主,面向国际市场,产品销往欧、美等国家。伟望、蕲春、太白湖等以常规鱼加工为主,面向国内市场。黄梅、麻城以鱼面加工为主,继续扩展市场,增加产销量。二是提高团风县湖北永信食品有限公司的水产品加工、龙感湖管理区引进的伟望集团、湖北东兴食品公司的生产能力。三是再引进2--3家现代化的加工企业,形成更完备的水产品加工链。力争全市年加工水产品超过15万吨,占水产品总量的30%左右,加工产值达到60亿元。
(七)宣传推介黄冈水产品,打造品牌渔业
一是加强“三品一标”水产品的证后监管,确保品质安全。全市已认定“三品一标”水产品基地87处,认证产品300个。其中:无公害基地77处、认证产品284个;绿色水产品基地2处(赤东湖、太白湖)、认证产品6个;有机产品基地2处(天堂湖、浮桥河水库),认证产品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基地6处,产品6个(黄梅青虾、黄梅鱼面、荷叶茶、芝麻湖藕、茅山螃蟹、夫子河鱼面、);认定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60%,认证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65%,高于全国全省水平;还要新增认证产品50个。二是积极申报创建知名、著名、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全市己注册水产品商标30多个,其中“状元湖”、“张二嫂”、 “巴河”、“夫子河”、“大源湖”等获知名商标,“神鹭”“伟望”等获湖北名牌,还要争创驰名商标。三是重点打造“鄂东”牌水产品商标,大力宣传、推介“鄂东胖头鱼”,使“鄂东胖头鱼”品牌唱响湖北,誉满全国。
(八)加强科研院所合作,实施科技兴渔
一是要发挥湖北神鹭水产集团院士(曹文宣院士)工作站、黄冈市水产科学研究所院士(桂建芳院士)工作站、英山县名德鱼苗孵化养殖有限公司院士(刘建康院士)工作站的作用,为黄冈渔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继续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建好湖北百容团头鲂良种场武昌鱼遗传育种中心、蕲春县赤东湖渔场湖刀鱼(短额鲚)、船丁鱼、泥鳅人工繁殖、黄颡鱼养殖等合作项目,并取得成果,蕲春县赤东湖渔场船丁鱼人工繁殖成功,为全省首创。三是抓好黄冈安必达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熊善柏教授)的技术合作,为企业研发加工新产品,为大学生提供实习车间,实现“校企合作”双赢。四是落实好黄冈市水科所与中科院水生所就异育鲫鱼“中科4号”的繁育与养殖试验项目。通过广泛合作,实施科技兴渔战略。
(九)依法保障“三大安全”,建设法治渔业
一是按照依法治国方略,加大渔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渔业从业者的法律意识,扩大渔业法律法规在社会公众中的知晓度,努力形成依法兴渔的良好氛围。二是建设一支合格的渔政执法队伍,落实好人员编制、经费供给、装备保障等问题;加强渔政队伍的建设,加强培训学习,全面提高渔政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依法治渔,积极开展长江禁渔、增殖放流等活动,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渔业资源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渔业生态安全;严厉打击渔业生产中的各种违法行为,维护渔民的合法权益,切实保障渔业生产安全;严厉打击危害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水产品消费安全。
二、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渔民
当前,我市从事渔业生产的渔民面临着专业技术滞后、年龄结构老化的严峻形势,渔民的素质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渔业发展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渔民刻不容缓,也是推进现代渔业发展的关键。一是要防止渔民弃渔务工、弃渔经商,保持稳定的专业渔民队伍,保证渔业生产有足够的从业人员,解决好“谁来养鱼”的问题,保障渔业的传承发展和后继有人。二是要通过招聘大学生、专科生进入水产科研单位、渔场、专业合作社,增加专业技术人员,较大湖库渔场、专业合作社、流通加工企业、重点渔村要分期分批委派一些“明白人”“带头人”、“大户”参加各类实用技术的培训,提高业务技能,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留得住的新一代专业渔民,引领渔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三是要加强广大渔民的科学文化、专业技术、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熟练劳动技能、较高科学文化素养、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较强民主法律意识和受到社会尊重的现代渔民。
三、建设高档次的现代渔村
新渔村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要求推进。一是要认真做好重点渔村(如黄梅下新、蕲春雨湖)、较大湖泊渔场(如太白湖、策湖、望天湖)的现代渔村建设规划,既着眼于当前渔民安居的需要,更着力于发展休闲观光渔业,高起点规划。二是解决好城郊渔场(如武黄湖、白潭湖)职工安居问题,本着就近就便和自愿的原则,在城区或城郊建设渔业小区。三是积极争取现代渔村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统筹安排,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优恵政策。四是高标准建设现代渔村,达到规划超前、建设优化、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要求。五是加强现代渔村(场)的管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倡导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渔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实现渔民的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