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湖北率先建立党政同责防汛责任体系
2015
06/05
21:07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灾情严重。76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其中4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有的河流发生超历史特大洪水,甚至50年一遇特大洪水。

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严重洪涝灾害,防汛部门全力投入防汛工作。近日,记者随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组织的中央媒体防汛备汛行,前往湖北和贵州采访,亲身闻睹和感受到防汛一线备战工作的紧张有序。

长江上游水库可联合调度

长江防总组织编制了有关防御洪水、咸潮应对、控制性水库优化调度等方案,启动了嘉陵江洪水调度方案、乌江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方案。

长江防总要求各地各部门强化应急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

通过完善调度方案,长江上游21座控制性水库(水电站)已全部纳入联合调度范围,为水库群联合调度提供了有效的依据。这是国家防总批复的首个大江大河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

长江委还租用9条电信2M线路实现了与各水库的网络专线连接,部署了水库端数据交换系统,开发了水库的数据推送软件。目前,首批17座水库已基本实现了信息共享。

湖北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由省委书记任政委、省长任指挥长,省防办主任由省水利厅厅长担任。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行政首长负责制等防汛抗旱责任制体系,确保各项防汛抗旱决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湖北省是长江流域堤防最长的省份,现有水库6275座,总库容1201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59座,总库容和大型水库座数均为全国第一;规模以上泵站1万多座,分蓄洪区27个,基本形成完善的防洪抗灾工程体系。特别是三峡工程建成蓄水、丹江口水库加坝以后,工程措施的抗灾能力大幅度提升。长江中游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汉江中下游防洪标准由10年至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全省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71个县市全部编制和审批了相应预案。

防汛抗旱物资器材储备体系正在不断巩固、完善,“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全省物资储备总量达3亿多元。

省防汛指挥部汛前印发了《关于大型及防洪重点中型水库防汛责任人名单的通报》,公布了全省68座大型水库(含电站)和73座防洪重点中型水库的防汛责任人名单,并于5月25日在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进行了公示。及时明确了省、市(州)直管的35座大中型水库2015年防汛安全监督责任人,并对全省水库防汛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进行了安排。

贵州严格“五落实一问责”制度

贵州北属长江流域,南属珠江流域。长江流域面积占三分之二,夏季暴雨天气频繁,暴雨历时短强度大,常常造成局地洪涝灾害,且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贵州紧紧围绕“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开发了集成汛情监控预报、应急通讯平台、防汛抗旱基础信息、水情综合业务、会商决策支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省级防汛抗旱综合业务系统,实现了各类业务统一平台管理。建成了全省汛情预警系统、防汛抗旱基础数据库、县级防汛监测监控应用系统。

贵州防汛指挥部从省里一直建到村里,村级防汛抗旱指挥中心设在村两委,负责防汛抗旱的日常工作。

一旦暴雨来袭,各种应急设施和预案立即启动。除了预警广播、微信、短信、电话外,村里还有手摇报警器、高音喇叭、铜锣、口哨等人工报警器。

在贵定县宝山街道农庄村,村党支部书记罗正贵一一向记者展示了这些报警器的使用方式。

贵州省防汛指挥部要求各水库水电站、重要山塘、防洪城镇、工业园区等逐一落实防汛行政责任人,并在当地主要媒体对辖区内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进行公示,以接受群众监督,增强责任心。要求各级防汛部门严格实行“五落实一问责”制度,即每座水库水电站、重要山塘必须落实2名以上值守人员、落实固定值班地点、落实值班经费、落实通信设备、落实应急预案,对不按要求做到“五落实”的要进行问责。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