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电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今年一季度,湖北襄阳高新区工业用电量19532万千瓦时,增长9.92%。同期,高新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6亿元,同比增长15.8%;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331家。“在经济新常态下逆势飘红,得益于高新区充分释放了改革红利和激发了创新活力,实现了双轮驱动。”襄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德璋说。
权力“减法”换取市场“乘法”。“没想到在高新区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这么快。从电话联系到上门审核,只用了半天时间;从提交材料到拿到证件,只用了两个多小时。”4月21日,湖北伟达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军向记者感叹道。现在在高新区注册企业,最快半个小时、最迟五个工作日可以全部办结。
2014年7月,襄阳市决定在高新区率先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大胆改革创新。同年9月,襄阳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成立了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和综合执法局,着力打造“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部门管监管、一支队伍管执法”的管理体制。这些机构成立以来,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6000余件,办结率100%,新注册企业700多家,总投资额接近200多亿元,平均每天诞生7家企业。
降低了市场门槛,管理会不会失控?襄阳在“宽进”的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的“严管”,成立了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和综合执法局。市场监管局集中行使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知识产权、物价等管理领域的市场监管职能。综合执法局则集中履行市直部门下放的20项执法职能,形成了属地管理、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综合执法体制。执法人员在执法中“一专多能、一巡多查”,既提高了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处罚效率,又节约了行政资源、减少了对企业的干扰。
同时,襄阳高新区还着手构建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信用信息平台,促进信用信息在地区、部门、银行、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改革创新激发了企业投资创业的热情。今年以来,高新区在建项目284个,总投资2022亿元;新开工项目61个,总投资360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0.7%和35.9%,再创襄阳“新速度”。
一手抓深化改革改善发展软环境,一手抓创新驱动抢占发展制高点。高新区“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主导产业高端化”步伐不断加快,推动了高新区由制造向“智造”转型。
今年一开年,高新区捷报频传:国内首条大功率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商业示范线在襄阳运行;大力电工自主创新研发的50000kW高压同步变频软启动装置在武钢集团一次性启动成功,填补了我国40000kW以上同步电机同步变频软启动的技术空白;中国航天42所、襄阳三沃航天薄膜材料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蓝光保护膜样品下线,填补国内空白。通过“突专业、瞄龙头、延链条、补空白”,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100亿元,同比增长25%;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8.2亿元,同比增长30%;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21亿元,同比增长19%;电子信息产业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14%;生物医药产业产值14亿元,同比增长25%。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实现产值168.2亿元,同比增长23%,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36%。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襄阳高新区探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格局,即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龙头,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为了支撑产业发展,襄阳高新区提出“一区四园”的发展思路,不断筛选优质项目充实到襄阳科技商务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汽车工业园、深圳工业园、余家湖保康工业园。目前,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新成长为百亿元产业,高新区形成1个千亿级、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去年底发布的《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报告》中,从创新资源集聚、创新创业环境、创新活动绩效、创新的国际化和创新驱动发展等五个方面,对全国115个国家高新区的创新发展进行了评价。襄阳高新区总体排名第二十九,在中部地区排名第五,在创新型特色园区中排名第四。
未来五年,襄阳高新区的基本目标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总产值的80%,将力争培植产值过1000亿元、500亿元的特色产业园区。到2020年,GDP力争达到3000亿元,营业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为襄阳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提供坚强有力的经济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