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长王国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长江经济带建设,依托沿江国家级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承接产业园区、汉孝临空经济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沿江工业走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打造长江中游全产业链高地。
“加快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长江中游全产业链高地。”这也成为昨日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在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的热点话题。
A 省人大代表陈攀——
依托长江经济带申报内陆首个自贸区
“湖北要打造长江中游全产业链高地,这就要求在产业谋划上不能走过去的老路,必须谋划高端产业。”省人大代表、鄂州市华容区区长陈攀建议,湖北省可以依托长江经济带,申报内陆首个自贸区。
陈攀说,长江经济带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是应对新常态下的经济支撑带,湖北地处长江中游,长江干线长,大有可为。目前我省正在加速申报内陆首个自贸区,如果能依托长江经济带申报,将有助于尽快成功申报。
陈攀建议,鄂州、黄石等城市与武汉较近,都地处长江两岸,可以考虑以武汉为核心园、采取一区多园的方式打包申请。其实这也有先例,如广东自贸区就是一区多园的方式。这样也将带动湖北沿江城市的积极性,促进湖北沿江城市发展。
陈攀认为,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要以规划为龙头,政策为引导,加大沿江各个城市的节点建设,其中沿江港口建设就是抓手,通过沿江港口及物流园的建设,带动沿江城市发展。他建议港口建设要以武汉新港建设为切入点,把阳逻港、三江港等建设好。他透露,鄂州三江港建设今年投入将超过50亿元,建设8个5000吨的码头。
陈攀说,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产业上,但产业谋划不能走过去的老路,必须走高端产业,面向全球招商,这样才能真正把长江经济带建成全球有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B 省人大代表卢辉——
沿江各县市应明确自身定位
“打造长江中游全产业链高地,需要沿江各市、县应该找准定位。”省人大代表、秭归县县长卢辉说。
卢辉说,秭归县是三峡大坝上游第一个县,这里是出入“蜀地”,连接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节点,利用这一点,秭归县将自身定位为三峡翻坝物流综合运输体系的“桥头堡”,建设秭归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重点发展综合物流。
“未来秭归物流产业的产值有望呈几何级数的增长。”卢辉说,建设综合物流园,就是利用长江黄金水道,整合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资源,将交通节点的优势发展成货物的集散地、商品信息发布平台和交易场所。
卢辉认为,除了找准定位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各地政府在减少承接产业转移园区时也需要注意,不能接受沿海地区淘汰下来的落后产能,而是要根据环境生态保护的需要,力争承接环保型的新兴产业。
C 省人大代表钮新强——
政府推动组建产业联盟
“建设长江经济带,打造长江中游全产业链高地需要多部门、多行业合作。”省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说,政府部门应推动优势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发展进行全面的规划部署。
“湖北发展的优势很多。”钮新强说,湖北有一批世界顶尖的设计公司、全球化水平很高的工程公司、实力雄厚的制造企业等等,这些企业虽然具备很强市场竞争力,但具有单一性,难以形成综合竞争合力。
钮新强认为,打造长江中游全产业链高地,与上述问题类似,仅靠市场自由发展、企业自身组织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在全国、国际市场中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他建议由政府出面并参与引导组建涵盖多行业的产业(企业)联盟,以产业联盟为平台,细产业市场,指导企业布局、分工,并在融资、向上争取项目、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帮助,推动产业链的发展。
D 省政协委员李建平、杨涛——
做好顶层设计不搞重复建设
“打造长江中游全产业链高地非常可行。”李建平、杨涛等省政协委员均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这一战略表示赞同,并建议做好顶层设计,不搞重复建设。
李建平委员是宜昌市工商联副主席。他认为,湖北水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势大,省政府提出这一战略发展规划,根本上是为了整合长江流域的经济。
李建平说,要打造长江中游全产业链高地,首先一定要做到优质资源互补,取长补短,将整个中游城市的优势分析清楚。充分利用水资源,根本目的是降低物流成本。物流业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物流体系的建成将使得商品流动起来,通过降低成本可大大提高竞争能力。
他还特别提出一定要好好规划,从政府层面建立一个专门研究机构,不搞重复建设,形成一个互补性产业链。
杨涛委员是湖北银行荆州分行行长,他也建议有关政府部门成立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三位一体地协调,长江中游黄金地理位置如何规划是重点,“要避免顾此失彼,一拥而上。”
杨涛说,由于政策利好,肯定有不少中小企业争取自己的地盘,兴建厂房、建立基地,如果一些重要而有限的资源被众多小型项目占据,想要发展大型项目时就会受到阻碍,因此需要进行前期规划,多做大型项目,引进全国有影响的项目。
杨涛还认为,打造长江中游全产业链高地是以荆州为代表的江汉平原地区的重大发展机遇。但是在发展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同时,绝不能以牺牲土地、环境为代价,如何发展还是需要政府出面进行高层次的顶层设计。
E 省政协委员徐映梅——
利用交通优势吸引电商基地落户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长江中游全产业链高地,建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未来湖北处于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电商基地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力点。”省政协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徐映梅建议,借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东风”,发挥湖北自身交通优势,吸引更多电商基地来鄂落户,做大电商产业链。
徐映梅说,去年湖北省电商交易额突破8000亿元,力争2015年电商交易规模增长35%以上。去年阿里巴巴在武汉搭建“阿里武汉产业带”,建设大型电商平台。计划在3年内投资9000万元,培育出50家年交易额1亿元以上商户、200家年交易额2000万元以上商户、1000家年交易额100万元以上商户。
“互联网繁荣了电商,这一平台将生产商、消费者紧紧联系在一起,产品送到消费者手里。”徐映梅指出,过去由企业在承担这一功能,现在则需要大量的物流来承担这一中间环节。湖北本就有地理位置优势,如果未来吸引更多的电商基地落户,这将是一个庞大的经济市场。
徐映梅说,可以预见,消费者网络购物,时间大大缩短,其后带来的消费力必定是爆发式增长,而市场将需要更多物流环节,这一盘棋将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徐映梅委员还认为,湖北高校众多,人才优势丰富,可为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成为周边省市人力资源开发基地。
加快长江经济带建设。更好发挥政府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作用,完善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政策措施,高起点高水平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扎实推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三峡翻坝综合运输体系、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重大工程,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依托沿江国家级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承接产业园区、汉孝临空经济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沿江工业走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打造长江中游全产业链高地。
——《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