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开放型经济健步快走,外贸、外资、外经等开放型经济主要指标全线飘红。据悉,去年我省实现进出口额430.6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创历史新高,增速高出全国15个百分点。同时,全省实际使用外资、引进省外资金均大幅增长,实现跨越式发展。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无论是“430.6亿美元”还是“18.4%”,这些数据都离自己的生活很远,但事实并非如此,数据的背后是民生冷暖。仅拿外贸来说,其增长或下行,反映着一些工厂的效益高低,进而关乎着部分就业岗位的增加与消失,自然也就关乎一些人的工作和生活。数据显示,从1987年到2007年,全国外贸所带动的就业人数年平均为8376万人,其中,出口与进口的贡献分别为5451万人与2925万人。
不只如此,在开放型经济中,还可以实现商品、服务、资本、技术的跨国界流动,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实现各项资源的最优配置,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率,助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地方的生活水平,这种改变是有目共睹的,如中国放开度较高的沿海地区市民们,享受的物质文化水平,就高于中西部一些开放度较低的地方,可见,开放就是生产力。湖北省外贸、外资、外经等开放型经济主要指标全线飘红,说明湖北在开放型经济上取得了突出成绩。
作为一个内陆地区,湖北外贸增速远高于全国,实现外资、外经跨越式发展,显然是下了大力气的。一方面,近年来,湖北省不遗余力地吹响思想解放的号角,力求从传统的意识根源上为开放型经济清除障碍;另一方面,也拿出了不少扎实有效的举措。例如,在外贸方面,省政府大力实施外贸“三项工程”、建立进出口企业孵化中心……在外资、外经方面,精心策划和举办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荆楚之夜”主题活动、鄂港澳粤经贸合作洽谈活动等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这些努力,为“走出去”和“引进来”搭建了桥梁,为湖北经济注入活力。
2014年,来鄂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新增16家,累计达228家,居中部首位。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6个,400多家鄂企在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机构。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无论进出,都为湖北经济催发无限生机,湖北正在成为外商投资洼地,资本输出高地。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形成的一个共识是:固守本地资源,是没有出路的,唯有大开放,才能赢得大发展、大跨越。资本市场“沪港通”的开通、“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上海自贸区的成立,都体现着以开放促发展的坚定理念和实践,引领着新一轮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湖北当前在开放型经济上取得的骄人成绩值得肯定,但“百尺竿头”还可“更进一步”,如此才能保持乘风破浪的强劲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