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及零部件工业]
[1、品牌优势]
十堰商用车生产规模“中国第一、世界前三”。拥有全国唯一的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全国唯一注册冠名“中国”字样的汽配城、全国唯一的以汽车命名的高等院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2、产业优势]
十堰有东风、东风渝安、神鹰等27个自主品牌的整车和改装车生产企业,汽车年生产能力八十万辆。目前,我市形成了重、中、轻、微、客、低速货车、各类专用车等全系列发展态势,产品覆盖整个商用车领域,全市汽车及零部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500余家,占全市规模企业比重达到70%以上,资产总额1000亿元,从业人员17余万人,具有年产各类汽车50万辆以上的能力,其中中重型车20万辆、微型车25万辆、低速货车5万辆、客车2万辆,形成了年产各类专用车8万辆的能力。2010年,全市汽车工业总产值973.9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74.2%,整车产量达56.2万辆。2011年,全市汽车工业总产值985.5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72.5%,整车产量达57.25万辆。
[3、人力资源优势]
十堰有20余万熟练的汽车产业工人和富集的劳动力资源。
[ 4、市场优势]
十堰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汽配市场发展论坛永久性会址所在地,是国家火炬计划---中国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是中国商用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区、服务区、贸易区及高新技术孵化中心——“三区一中心”。 开发区拥有综合排名位列全国机动车零部件市场第一,也是湖北省惟一一家全国排名前20名的专业市场——中国(十堰)汽配城。中国(十堰)汽配城是全国占地面积最大(360亩)、入驻汽配经销商最多(2000家)、实现销售收入最高(2011年达150亿元)的汽配交易市场,是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汽配市场第三大价格信息平台。
[5、环境优势]
十堰有东风、万向通达、普林、荣华、温州、三环、东实,佳和等多家汽配工业园,园区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良。
[旅游资源]
十堰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十堰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山。武当山以独特神奇的仙山胜境,宏伟玄妙的古代建筑,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外柔内刚的武当武术而闻名海内外,是世界公认的一百个必游的旅游胜地之一。武当山是湖北省“武当山—神农架—大三峡”精品旅游线路的起点,与邻近的西安、重庆、洛阳等著名旅游城市构成了中国最具魅力的黄金旅游圈。此外,十堰有亚洲第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库,有动摇人类源于非洲“一元说”的“郧阳人”头骨化石,有震惊中外的恐龙蛋及骨骼化石群,有温泉、瀑布、天池、溶洞,是一块令人神往的风水宝地。
[生物医药]
[1、资源优势]
全市中草药资源1900余种,其中在国家规定的363个重点中药材品种之中有152种,占重点品种的42%。全市中药材蕴含量达55万吨以上,素有“天然药库”之称。
全市以南部山区为主的中药材基地面积80万亩,年产量1.7亿斤,总产值2.5亿元,其中面积在5000亩(窖)以上的品种有11个,主要是杜仲、丹参、肚倍、板蓝根、绞股蓝、天麻、金银花、党参、木瓜等。
[2、医药工业]
全市规模以上医药生产企业33家,共有固定资产5亿多元,从业人员5000多人,拥有391个生产批号(含部分重复品种),年生产片剂24.6亿片,11.3亿颗粒胶囊、3亿支针剂、2400吨糖浆和口服液、900吨丸剂、2000多吨化学原料药中间体。2007年,医药工业总产值7.6亿元,实现利润4227万元。规模以上加工企业主要有清大药业、百科药业、康迪药业、武当生物制药、麦克集团、湖北中天、武汉健民集团等企业,其中,清大药业、康迪集团、十堰麦克已通过国家GMP认证,市医药公司已通过国家GSP认证。
黄姜素有“激素之母”、“药用黄金”之称。十堰是我国野生黄姜的主要产区之一,其皂素生产能力达2000吨以上,双烯700吨、沃氏氧化物260吨的加工能力,总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
[矿产开发]
十堰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已查明矿产共有54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33种,潜在价值在4000亿元以上。铌、稀土品位及储量分别为铌矿:Nb2O5=0.1180%、929535吨,稀土矿:TR2O3=1.7230%、1215084吨,在全国分别列第二、第三位,其潜在价值达2700亿元。已探明储量:金32吨,银1620吨;铜10787吨、铅37731吨、锌135543吨、锑4580吨、伴生钼矿2465吨、镍998吨、钴119吨,金属镁(MgO)储量超过2000万吨;铁矿储量85164.10万吨,其中TFe>20%的有4000万吨。有8类,30余个非金属矿种,大型矿床18处,如重晶石、硅石、大理石、板石、水晶、绿松石、米黄玉、矿泉水、温泉等。
[水能资源]
水电资源十堰市山大坡陡,河流纵横,落差较大,水流湍急,是湖北省水电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平均经流量达100亿立方米,过境客水280亿立方米,全市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达500多万kw,占湖北省蕴藏总量的四分之一;其中可供近期开发利用的有350万kw,占湖北省可开发水能资源的10%以上。如按现有人口计算,人均拥有可开发水能资源1万kw,超出全省人均占有量5000千瓦以上。堵河是十堰市水能资源蕴藏量最大的一条河流,拥有可开发水能资源145万kw;过境汉江干流次之,拥有可开发水能资源130万kw;南河、天河、滔河等河流共拥有可开发水能资源75万kw。水资源全市水资源总量401亿立方米。水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可养殖水面62.3万亩。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和核心水源区,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建成后年可调水100亿立方米润泽京、津及华北广大地区。
[农牧林渔]
[1、农副产品深加工]
[柑桔]
全市现有柑桔面积近2.5万公顷,年产量近20万吨,温州蜜柑占90%以上,具有高糖、高酸、风味浓、上色早、色泽鲜艳、皮厚均匀、耐贮藏运输等特点,在全国柑桔品质区划测定和历次全国柑桔评比中,十堰柑桔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居全国前列。丹江口市的“武当牌”、郧县的“汉江牌”柑桔多次被评为全省、全国优质产品,脐橙被授予“中华名果”,早熟温州蜜柑被认定为“湖北十大名果”。
[茶叶]
十堰市是省政府确定为“鄂西北高香型绿茶生产基地”。全市茶叶面积已达2.1万公顷,其中竹溪县1.1万公顷,是全省茶叶面积第一县,竹山0.7万公顷。
全市先后有3个茶叶产品获“湖北省著名商标”,有30多个茶叶产品获国际和国家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有机茶品牌17个,市场影响大的品牌有竹溪“龙峰”有机茶、竹山“圣水”有机茶、武当山“针井”有机茶。
[魔芋]
魔芋是十堰市极具地方特色的绿色保健食品,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从中可提取葡甘聚糖,可加工成魔芋精粉、微粉和魔芋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纺织等领域。全市魔芋基地面积达10万亩,产量近10万吨,总产值1.5亿元。种植面积3000亩以上规模的乡镇有10余个,魔芋种植大县竹溪县分别被授予“中国魔芋之乡”、“全国魔芋种植基地重点县”和“全国魔芋原料加工基地重点县”等称号。“十一五”期间,全市魔芋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每年新发展1万亩,总产值达到3亿元。
\[山野菜]
十堰山野菜种类约150多种,主要有野耳、野菇、竹笋、薇菜、野小蒜、香椿、山葱、甜菜等。全市已发展山野菜基地面积30万亩,产量近5万吨。竹山县440万亩林地中,生长山野菜的面积达280万亩,其中40万亩的山竹基地和30万亩的香椿基地,每年能生产300吨竹笋和200吨香椿、蕨菜等产品。全市现有山野菜绿色食品品牌2个,无公害品牌1个。
“十一五”期间,全市计划发展山野菜面积达到40万亩,每年新发展3.8万亩,总产值达到1.8亿元。
[食用菌]
十堰有悠久的食用菌栽培历史。早在唐代,房县黑木耳就因其朵大、肉厚、色泽黑亮、品味独特、形似燕、状如飞,而被称为“燕耳”,作为“贡品”成为历代皇家宴席上的珍品。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县耳菇产量就达到327吨,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受到国家高度重视。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授予房县“房县木耳风行全国”锦旗一面;1957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授予房县“黑木耳畅销五大洲”锦旗一面。
以房县为主的食用菌板块基地,年产量220万公斤,房县已成为全省食用菌重点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其食用菌板块基地被省纳入全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全市发展椴木黑木耳10万架、椴木香菇61万筒,袋料食用菌230万袋,产值突破5000万元。
“十一五”期间,全市计划发展食用菌产量达到300万公斤,总产值达到2亿元。
[猕猴桃]
全市野生猕猴桃蕴藏量10000余吨,五县一市均有大量分布,其中房县猕猴桃野生资源极其丰富,且分布范围广,素有“房县猕猴桃,中华一枝宝”之称,全县年产量可达410万公斤,竹溪现有人工种植猕猴桃基地500亩,天然资源1500余亩,年产猕猴桃近250万公斤。猕猴桃内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氨基酸等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是当今世界上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保健型高营养水果,对降低血脂、血压、开胃、美容有明显功效,可开发猕猴桃果汁、果粉、果酱、果肉脯及保健酒等产品。
[山葡萄]
全市山葡萄分布面积达3100平方公里,蕴藏量5000吨,主要品种有毛葡萄、桦叶葡萄、三裂叶葡萄、锈毛葡萄、九月寒葡萄、黄三裂葡萄、少毛复叶葡萄等,正常年份可收购山葡萄3000吨左右。
[红薯]
红薯俗称十堰“三大宝”(玉米、红薯、龙须草)之一,在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属第三位,常年种植面积70万亩,总产量75万吨左右,最高年份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
目前,全市红薯已形成晒薯干、配饲料、漏粉条、做凉粉、酿酒、熬糖、炸薯泡和加工淀粉生产粉条、酿造食用酒精等系列产品。
[2、畜牧业]
品种资源独特。有4个湖北省著名地方优良品种,其中马头山羊年饲养量达到105万只,郧阳白羽乌鸡年饲养量达到1500万只。
饲料资源丰富。可利用草山草坡1160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20亿公斤,草场秸秆理论载畜量150万个黄牛单位,目前实际载畜不足40万个黄牛单位。
技术力量雄厚。在基层从事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达到3000多人,其中具备高级技术职称的有380多人、中级技术职称960多人。
气候条件适宜。地处于秦岭、巴山两大山脉交汇地,构成了我国南北气候的地理分界线,独特的山区自然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物种资源,适合规模发展相关畜禽品种。
[3、林业]
现有林地面积109.5万公顷,森林蓄积326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5.65%,林业及相关产业产值4.5亿元。共有七大产业,基本情况及发展规划如下:
速生丰产林产业。以杨树、刺槐、香椿、竹林为骨干品种,采用丰产技术,缩短林业生产周期,满足社会需求,缓解现有森林资源的压力。新增速生丰产用材林235.9万亩,由现在的44.1万亩达至280万亩。
森林食品产业。以耳菇林培育、山野菜套种,香椿集约矮化密植为重点,带动其它森林食品深加工,打响“武当山珍”品牌。新增森林食品原料基地139万亩,由现在220万亩增至360万亩。
干鲜果茶产业。以传统的核桃、板栗、柑桔、小杂果为重点,低效林改造的基础上,新增干鲜果213.3万亩,由现在86.9万亩增至300万亩。
苗木花卉产业。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提升全市苗木花卉档次。新增苗木花卉种植面积14493亩,由现在的15507亩增至30000亩。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以野猪、梅花鹿、果子狸、林麝、野鸡(雉类)为养殖重点,建成鄂西北特种养殖繁育基地。
森林旅游业。新增森林公园7个,森林公园由现在的3个增至10个,其中国家级的达到3个,森林旅游收入由现在175万元增至1亿元。
[4、水产养殖]
品种资源独特。有4个湖北省著名地方优良品种,其中马头山羊年饲养量达到105万只,郧阳白羽乌鸡年饲养量达到1500万只。
饲料资源丰富。可利用草山草坡1160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20亿公斤,草场秸秆理论载畜量150万个黄牛单位,目前实际载畜不足40万个黄牛单位。
技术力量雄厚。在基层从事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达到3000多人,其中具备高级技术职称的有380多人、中级技术职称960多人。
气候条件适宜。地处于秦岭、巴山两大山脉交汇地,构成了我国南北气候的地理分界线,独特的山区自然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物种资源,适合规模发展相关畜禽品种。
[纺织]
[1、产业基础]
全市纺织行业共有较为先进的棉纱锭22万枚、各类布机2000台,年产45s~120s纱线1.8万吨、棉布1500万平方米。年产值达4.5亿元,年销售收入近5亿元,现有从业人员30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约500人。
[2、比较优势]
(1)有较充裕的较为廉价的劳动力;通过20余年发展,已拥有一批稳定、雄厚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2)有较为稳定的市场及客户群,其中“金鼎”牌棉纱在东部沿海已成为知名品牌,质优价高,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