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流域水资源整体优化配置、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现代水利航运建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积极建立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保障体系、流域生态系统,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全国大江大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提供示范。
到2020年,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趋于合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50亿元。一是依托丰富水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基本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二是建成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纺织服装、医药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和以生物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实现“链、群、带”式发展;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黄金水道,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区域物流中心和中国棉都;四是建设新型城镇体系,构建汉宜沿线、皂毛沿线和汉江沿线新型城镇带。
发挥水运优势 构建综合运输体系
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和“汉江经济带”的水运网络体系优势,大力发展港口建设以及工业园、临港物流产业园,推行“一港双园”的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依港建园、“以港兴市”,拉动沿江经济、腹地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疏港公路与铁路,加强港口与公路、铁路的联系,形成公铁水联运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江汉平原货运铁路及通往港口码头、大型物流仓储企业、大型工矿企业的疏解线,提高铁路综合服务效益。争取利用江汉平原货运铁路开通城际间普通铁路客运。加快武天城际铁路建设,并向荆门、京山延伸。规划武天高速公路,以利于产业布局调整和园区建设规划控制。二是提升汉江、江汉平原航道网等级。加大水运建设投资,提高航道养护标准及养护质量,形成与长江航道相匹配的航道网络。三是加强港口码头设施建设。改变航道与港口分开的建设管理模式,建设天门工业园港区,汉江岳口港区综合码头等项目,发挥水运综合效益。
加快产业转型 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
按照流域产业基础与发展规律,结合天门实际,重点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培育现代服务业,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把天门打造成为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到2020年,工业实现总产值2000亿元,二产业占比超过65%。一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植壮大产业集群,建成全国有影响的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医药化工基地,加快对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天门生物产业园。实现总量、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二是以园区开发建设为依托。完善“一区三园”(天门经济开发区、天门工业园、岳口工业园、龙尾山工业园)承载功能,建成国家产业转移示范区。三是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根据农业资源条件与优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将天门建成为湖北省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武汉城市圈的菜篮子基地和生态农业基地,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