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到今年的中国电影产业博览交易会,武汉再度和中国电影牵手。这些重磅的电影活动,缘何都选中武汉落户?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副主任李倩表示,中国影协选择将中国电影产业博览交易会落户于武汉,不仅考虑到武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也和武汉浓厚的电影文化氛围有关。“去年在武汉举办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创下了电影节持续时间最长、观影人数最多的纪录,在汉建组拍戏的剧组高达51个,武汉已具备中国电影产业孵化器的功能”。
李倩认为,武汉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及综合交通优势,以武汉为核心的4小时高铁网络,为中国电影产业以剧组为生产单位的人流与物流速度积聚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同时,武汉拥有庞大的观影人群以及消费电影文化的人文条件。“从2011年开始,武汉的银幕数量与观影人群连续3年进入全国叁甲,武汉院线的硬件条件和人文素质在全国亦列前茅。武汉在校大学生高达百万之众,是国内外大学生最多的城市”。
2013年,武汉成功举办第22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和首届中国(武汉)微电影大赛,也让中国电影看到了武汉对电影文化和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视。电影节期间在汉放映影片总数超过300部,放映场次超过1500场,观众人数超过500万人次,还举办了电影歌曲比赛、电影海报展、电影爱好者收藏品展、精彩电影片段舞台秀等一系列公益性文化惠民活动,时间跨度、活动内容、观众人数等都创造了金鸡百花电影节歷史上的新纪录。首届微电影大赛共收到全国各地及境外提交的微电影剧本及成片1575部,剧本505部,中国首届微电影播映权交易会初次试水交易额就达到2000多万元。此外,武汉还和北京电影学院联合在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建立电影培训基地,在昙华林建立武汉首个微电影产业发展基地。“这些因素都表明,武汉已具备中国电影产业孵化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