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湖北“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纺织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
2014
05/03
11:52

 4月18日,湖北省经信委发出《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湖北省工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贴息专项项目的通知》,将重点支持纺织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

据悉,湖北省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将用于:一在纺纱与织造中,重点支持5万锭规模以上紧密纺、赛络纺生产线升级改造,开发生产多组分复合混纺纱线加工项目;采用喷气纺、涡流纺及全自动转杯纺等新型纺纱技术改造或扩建项目;采用宽幅、特宽幅无梭织机,开发生产高支高密或大提花面料项目。棉、毛、麻嵌入式纺织技术工艺推广应用;采用高性能纤维生产过滤与产业用功能性纺织品技术改造项目等。

二在服装与家纺制品品牌建设中,重点支持自主品牌骨干企业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实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装及家纺新产品产业化生产项目;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生产加工高附加值、安全防护性及绿色环保服装项目。

三在节能节水印染加工技术产业化中,重点支持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生物酶退浆、生物酶精炼、冷轧堆前处理;针织物平幅冷轧堆染色等;高性能新型纺织助剂研发与应用。

相关链接

三大传统市场,谁的机会大?

美国、欧洲和日本,是我国纺织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场。截至2013年年底, 美国的经济数据向好,这个危机制造国成为了率先摆脱金融危机的国家。

紧紧抓住高端发展,是美国摆脱金融危机的秘诀。美国绝对不会去振兴本国的纺织工业,他们已经找到了经济再平衡的战略目标,再工业化不是重点,积极推进服务业的可贸易化才是关键。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新兴制造业及服务业的贸易规模成为全球贸易的新引擎,外包、远程服务、知识产权传递等,全球服务贸易比重会从现在的不足20%,在未来10年有可能发展到40%,美国无疑将成为这一趋势的主导者和最大的受益者。在今天的g20国家中,美国是唯一一个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显著高于制造业的国家,它的优势产业是金融、教育、医疗、传媒。在未来新的全球化的经济结构中,美国就是要拿这些优势产业与全世界做交换,实现经济复苏和保持战略优势。

美市场观察(marketwatch)的首席经济学家凯尔纳最近撰文指出,美国在2013年第三季度每工时产出增长了3%,远超过美国劳工部1.9%的预期,创下了近4年以来的季度最佳表现纪录。企业的利润在增加,劳动产出提升了4.7%,而平均时薪只上涨了1.6%。这对于当季企业利润无疑是个重大的利好,随着企业利润上升,美国劳动力薪酬的增加,将进一步推动消费复苏。

这对在艰难中徘徊不前的中国纺织业是一个利好消息。这预示着2014年中国纺织品对美输出会量价齐升。

欧洲则不同,欧洲经济实在是积重难返,现在他们想再打造一个新“实体”,即所谓“再工业化”也是一种选择,欧洲人现在推“绿色更新周期”的概念,是指绿色消费和低碳技术推动的全球设备和居住的更新改造周期,设备低碳改造周期预计为10年,居住绿色消费更新则要长达20年以上。绿色更新周期对制造业提出新的技术要求,主要反映在环保指标的约束上,当前欧洲是主要倡导者并期望从中受益。

反映在纺织品贸易上,欧洲利用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标准形成新的贸易技术壁垒,以削弱新兴国家在数量及价格上的优势,减缓中国产品对其国家相关产业的巨大压力。

但是在经济复苏道路上举步维艰的欧洲,又需要物美价廉的中国纺织品维持其市场的繁荣,满足其低迷的购买力的需求。所以,能够达到欧洲新环保标准的中国纺织品,在2014年应该有不错的销售业绩——我们的企业即便提价20%~30%,也比欧洲本土生产的同类产品便宜得多。

日本也是中国纺织品的一个重要的市场,但是,随着两国政治信任度的不断下降,经济和贸易也深受其害,这种情况下,中国纺织企业想拓展日本市场,还是要谨慎行事。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