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十堰东城经济开发区:园区如水墨 最美在刘湾
2013
08/30
16:14

好一幅运斤成风浑然天成的工业水墨!

你随意登临十堰东城经济开发区的某个山峰,扑面而来的,除了蓝顶白墙的工业园区,还是蓝顶白墙的工业园区……

透过普林工业园,透过正和车身,透过东风商用车联合工厂,透过创造了东城经济开发区工业最大成就的“工业梯田”……是的,正是在势如破竹的工业园区发展大潮中,曾经的刘湾村已然化茧成蝶为园区水墨中最美的一道风景。

工业园区 刘湾领衔

在刘湾村土地分布图上,除了规模最大的普林工业园一期、二期和三期外,亦涵盖了产能达8万辆之巨的东风商用车联合工厂,同时以正和车身扩能、驰田扩能以及三环车身为代表的企业也是有机组成部分……

这样的信息告诉每一个人,刘湾村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园区村,因为这样一个村落的4950亩国土面积几乎全被植入了工业基因——

在所有的工业项目中,十堰首家大型民营企业开发的工业园区——普林工业园10年发展史,最为引人注目。

占地2000亩的普林工业园,自2003年开始建设,日前已经宣告“满园”。董事长陈桂祥透露,普林工业园建设已接近尾声,共进驻企业113家。

经过10年的发展,该园区探索形成了“政府规划、企业主导、以商招商、集约发展”的运营模式,形成了以汽车车身、车架、车桥等主要零部件总成为骨干,涵盖重、中、轻、微多车型,上千种汽车零部件的企业集群。

如果说普林工业园是民营企业在工业园区开发的典范的话,那么“东”字头的东风商用车联合工厂则是代言国有大型企业的“头号工程”!

东风商用车公司联合工厂是东风公司实施“863振兴计划”、政企携手共同打造“百万量级汽车城”的重大支撑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4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东风商用车公司”,对于巩固“中国第一、世界前三”商用车地位,建设“百万量级汽车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刘湾之变 翻天覆地

“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的刘湾村大队,主要产业就是养鱼。”现年56岁的刘湾村老支书任泽堂回忆说,当时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村里一方面到武汉、洪湖买鱼苗,另一方面在东沟修建了库容量为20万立方米的水库。除了大力发展养殖业,刘湾村亦不失时机先后建起了饮料厂、林场及村办猪场,从而极大地拓展了村民就业的渠道。

“差不多10年时间,变化真的是翻天覆地。”任泽堂指着村委会办公室墙上那幅十字路口的黑白老照片,“这不,像这样的老地方都找不见了,全变成整齐划一的工业园区了。”

物质基础得以夯实,精神生活也在茁壮成长。自2011年起,刘湾村着力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环节,不断创新群众文化活动载体,大力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三级群众文化网络,使群众文化活动“花开遍地”,成为当地一道亮丽风景。

数据显示,刘湾村2011年全年总收入近100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近50万元),人均收入近4000元。

昔日的刘湾已经涅槃重生,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美丽富裕的新刘湾!

园区如水墨 最美在刘湾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通讯员 瞿砚平 梅玥 万炳志

好一幅运斤成风浑然天成的工业水墨! 你随意登临十堰东城经济开发区的某个山峰,扑面而来的,除了蓝顶白墙的工业园区,还是蓝顶白墙的工业园区…… 透过普林工业园,透过正和车身,透过东风商用车联合工厂,透过创造了东城经济开发区工业最大成就的“工业梯田”……是的,正是在势如破竹的工业园区发展大潮中,曾经的刘湾村已然化茧成蝶为园区水墨中最美的一道风景。工业园区 刘湾领衔 在刘湾村土地分布图上,除了规模最大的普林工业园一期、二期和三期外,亦涵盖了产能达8万辆之巨的东风商用车联合工厂,同时以正和车身扩能、驰田扩能以及三环车身为代表的企业也是有机组成部分…… 这样的信息告诉每一个人,刘湾村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园区村,因为这样一个村落的4950亩国土面积几乎全被植入了工业基因—— 在所有的工业项目中,十堰首家大型民营企业开发的工业园区——普林工业园10年发展史,最为引人注目。 占地2000亩的普林工业园,自2003年开始建设,日前已经宣告“满园”。董事长陈桂祥透露,普林工业园建设已接近尾声,共进驻企业113家。 经过10年的发展,该园区探索形成了“政府规划、企业主导、以商招商、集约发展”的运营模式,形成了以汽车车身、车架、车桥等主要零部件总成为骨干,涵盖重、中、轻、微多车型,上千种汽车零部件的企业集群。 如果说普林工业园是民营企业在工业园区开发的典范的话,那么“东”字头的东风商用车联合工厂则是代言国有大型企业的“头号工程”! 东风商用车公司联合工厂是东风公司实施“863振兴计划”、政企携手共同打造“百万量级汽车城”的重大支撑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4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东风商用车公司”,对于巩固“中国第一、世界前三”商用车地位,建设“百万量级汽车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刘湾之变 翻天覆地 “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的刘湾村大队,主要产业就是养鱼。”现年56岁的刘湾村老支书任泽堂回忆说,当时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村里一方面到武汉、洪湖买鱼苗,另一方面在东沟修建了库容量为20万立方米的水库。除了大力发展养殖业,刘湾村亦不失时机先后建起了饮料厂、林场及村办猪场,从而极大地拓展了村民就业的渠道。 “差不多10年时间,变化真的是翻天覆地。”任泽堂指着村委会办公室墙上那幅十字路口的黑白老照片,“这不,像这样的老地方都找不见了,全变成整齐划一的工业园区了。” 物质基础得以夯实,精神生活也在茁壮成长。自2011年起,刘湾村着力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环节,不断创新群众文化活动载体,大力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三级群众文化网络,使群众文化活动“花开遍地”,成为当地一道亮丽风景。 数据显示,刘湾村2011年全年总收入近100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近50万元),人均收入近4000元。 昔日的刘湾已经涅槃重生,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美丽富裕的新刘湾!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