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宣恩县和平工业园区用电大户龙兴工具厂生产车间一片忙碌,县供电公司“红马甲”服务小分队上门了解工厂需求,巡查线路,确保企业复工用电无忧。 (视界网 林红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翟兴波 刘畅 林晶 通讯员 梁施南 杨志英
“今天邀请大家来,就是要听听各位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请大家开门见山,说想法,提意见!”5月22日,恩施州委书记柯俊请来14家企业代表座谈,了解企业诉求,共商优化营商环境举措。
恩施州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疫后重振、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打造招商“强磁场”,要素集聚“沃土”,投资兴业“高地”,激发市场活力。
审批流程企业零出面
一天办齐公司“准生证”
5月22日,总投资2亿元的湖北洲际食品公司工业园内,10多辆挖机塔吊陆续进场。
“仅用一天就办齐了公司的‘准生证’。”董事长苏泽鸿说,公司来自杭州,是肯德基和必胜客的核心供应商,日产蛋挞和比萨50余万份。企业在恩施高新区投建新园区,用工700余名,产能辐射重庆、成都、西安、长沙。
恩施高新区管委会聘请第三方服务公司——深圳国资委旗下的特发政务服务公司代办所有审批流程。
“以前企业办开办许可证要耗时1个多月。”特发公司的12位工作人员提前2个月进场,梳理了全部资料。工作人员仅用大半天就跑下了企业开办所需的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银行对公账户。
“委托代办,见证了高新区政务服务的高效快捷。”苏泽鸿介绍,现在各项审批流程企业零出面,享受保姆式服务。
围绕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恩施密集打出百日攻坚“组合拳”。截至5月下旬, 135个企业审批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
【感言】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金、项目等“择良木而栖”。市场主体“用脚投票”的现实告诉我们,哪里营商环境更好,人才就往哪走、资金就往哪流、项目就在哪建。唯此,才能增强营商环境的比较优势,集聚各类要素的强大“引力场”。
“茶保姆”助春茶出山
物流补贴发挥了杠杆作用
“春茶交易突破1600万斤。”5月19日,恩施市武陵山茶叶交易市场负责人蔡诗馨给所在地舞阳办事处纪委书记刘远明打电话报喜。
受疫情影响,外地茶商之前无法进山收茶。3月19日到4月15日,刘远明连续在茶叶交易市场蹲守28天,帮助解决茶叶复市中遇到的堵点痛点难点。餐饮没开张营业,茶商吃住无着落。刘远明联系办事处食堂厨师,安排定点酒店解决住宿难题。
受疫情影响,物流成本高,外地货车不愿进山。“我们推动及时出台文件,外地采购商在恩施市采购干茶,并通过专车运输的,对运费进行补贴。”刘远明说。
“一车茶运输到浙江可以节省运费1.2万元,政府的支持让我们很感动,后来就取消了春茶收购缩减计划。”茶商翁建春驻恩施6年,每年发往浙江茶叶市场的大宗茶约200万斤。湖南勇骏茶叶批发公司负责人研究政策后连夜找到主管部门,申报日发货量由20吨增至40吨。4月7日,武陵山茶叶市场308吨茶叶通过18辆货车运往全国。
“物流补贴约120万元,发挥了杠杆作用,调动了外地茶商购茶热情,撬动了本地茶叶采摘和加工各环节,盘活了整条产业链,受益茶农达2万余人。”市茶办主任刘建林介绍。
【感言】降低经营成本,是企业最关心的事儿。能不能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降成本,是检验工作成效的“硬指标”。要着力破除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确保市场主体和服务对象“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得实惠”。
电老大化身店小二
为小微企业节约成本2000余万元
“供电系统运行是否稳定?有什么需求请随时沟通。”5月18日,恩施国康公司董事长向继光收到州供电公司副总经理侯显立发来的短信。不仅国康公司,恩施州的重点工业企业都有供电部门干部与他们主动对接。
国康公司打造武陵山区防疫物资储备基地,生产线安装调试发现原有的供电系统负荷太低,无法满足用电需求。州供电公司大客户部经理田国栋现场办公,带领工人升级更换400千伏安变压器,又从800米外拉来电力专线,保证车间改造完成。
5月23日,国康公司12条高等级医用口罩生产线全速运行。“每小时产能6000片,已经供应国内外市场。”向继光说。
恩施高新区近年入驻企业较多,园区电力安装改造任务繁重。田国栋干脆将办公室搬到高新区管委会,随叫随到。
恩施供电部门还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行动”。公司为小微企业推出零报装服务,开办前期电力安装的设备电缆人工费用全部由供电公司承担。仅此一项,为小微企业节约成本2000余万元。
【感言】好环境是“干”出来的。优化营商环境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的事,每个部门都是责任主体,人人都是营商环境。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
不见面开评标
恩施探索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
“开标文件提前录入,我们也不用准备纸质文件,也不需要派人到现场。”5月14日上午,咸丰县首个网上招投标项目——工业园工业支路和污水处理生化池部分标段招标。往日聚满投标人的咸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大厅一片寂静。400多公里外的神农架,神农架润红建筑公司的负责人王易兵坐在办公室,在电脑上插上CA锁,签到进入“不见面”招投标大厅系统,大厅里还“坐着”36家公司的开标工作人员。
上午9点整,王易兵打开投标文件,交易中心导入文件内容。屏幕上显示37家公司的投标金额和工程质量承诺日期等信息。
“以往,一个小项目需要验证身份、提出异议等,开标要一上午。”咸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毕华介绍,开标一结束,彼此不见面的评委们开始在网上快速评标。次日,中标候选人公示。5月19日,咸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网公布中标结果,神农架润红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以563万元中标。
“招投标流程规范,公开公正公平。”毕华介绍,CA锁科技确保开标解密前,无人能知晓投标文件内容和企业,消除了提前泄露信息的隐患,电脑智能比对分析又可以防范围标、串标等行为发生。
3月以来,恩施州探索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已有交通、房屋市政、水利施工类等6个项目实施电子全流程不见面开评标。“下一步,将在其他领域项目、异地评标等方面推广电子化。”恩施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表示。
【感言】优化营商环境涉及方方面面。要以壮士断腕、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力度,把“一网通办”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敢于破除利益藩篱,敢于打破坛坛罐罐,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羁押必要性审查
保住600名农民工饭碗
“感谢你们对我变更强制措施,使我控股经营的企业能在月底前全员返岗,全面复工、复产。”5月23日,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王某给利川市检察院发来短信。
王某为恩施6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股东,公司员工197人,目前有3个项目在建,年产值3亿元。去年底,王某因涉嫌非法采矿罪被刑拘逮捕,加上疫情影响,其设立或者参股的公司部分项目不能复产,间接影响600多名农民工就业。
“我们依法对王某的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听取了律师、侦查机关及该院监所部门的意见。”利川市检察院检察长王本强介绍,王某无受行政、刑事处罚记录,不予羁押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王某有认罪认罚的意愿,通过变更强制措施对其进行充分的释法说理和政策感化,可促使其认罪认罚,完善全案证据链,有利于案件的后续办理;对王某变更强制措施,有利于其持股企业复工复产,实现司法办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经与侦查机关沟通,4月29日,王某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后,王某迅速投入公司经营管理,积极筹措资金复工复产,并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对其公司管理的某商业楼270余户租户减免两个月租金180余万元。
【感言】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检察机关对涉企案件,综合考虑案件事实、危害后果、违法情节,慎重采取强制措施,积极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依法保障企业复工复产,让营商环境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