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中小微企业两手抓 平衡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2020
05/14
10:40

—— 中小微复产一线行之五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闯

在仙桃市西流河镇的化工园区,一栋高楼上矗立“新蓝天”3个大字。高楼背后是正在开足马力生产的车间,200多名工人在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上紧张忙碌着。

“1月至4月,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5月7日,湖北新蓝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才虎翻开账本说,疫情以来,公司克服重重困难,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有效平衡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稳住了局面。

快速响应,

首季出口逆增43%

新蓝天,一家研发生产有机硅交联剂、偶联剂、催化剂等产品的化工企业,其中交联剂产品占了国内市场60%、国际市场30%的份额,是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公司一旦因疫情全面停产,市场很可能断货。

1月23日,武汉实施交通管制。得知消息后,已经放假的冯才虎和公司总经理彭汉华立即从仙桃城区的家中赶到离城区15公里左右的公司,两人明白,仙桃市“封城”在即。

此时,国内外客户纷纷来电下单,增加备货量。因春节放假,厂内仅有几名留守人员。

一场迅速重启生产的战役打响!公司中层返岗;10天内召回近200名工人;全封闭式管理,严格防控。

库存的甲醇、硅粉等核心原材料,只能维持3天至5天生产。新蓝天紧急联系宜昌、荆州、襄阳等周边地区供应商,恳请对方克服困难恢复供应;交通管制后,材料运输十分困难,公司找到仙桃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请求开具通行证明。

“三天三夜没睡觉,终于恢复了生产。”彭汉华感叹,虽然产能只有平时的60%,但客户得知复工后,心里踏实多了。

复工后,产品运输成了最棘手的难题。国内市场,湖北牌照车辆进入其他省市须中转,运费猛增。从仙桃到上海张江新区,一辆30吨货车的运费从7000元上涨到1.5万元,上海一家合作了20年的老客见此情况,自掏腰包承担了6万元的运费。

国际市场,经海关检验后须在武汉阳逻港水运。得知新蓝天公司的需求,仙桃市政府和仙桃海关积极支持。经协调,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开具了运输通行证,仙桃海关开辟“绿色通道”,改实地检验为视频监控检验。在各方帮助下,产品很快通过水运送往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数据显示,一季度,新蓝天公司外贸出口1700万美元,同比增长43%。“我们不仅保住了国际客户,还实现了逆势增长。”冯才虎坦言,这为公司稳住一季度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及时外贸转内销,新建工厂延伸产业链

3月10日,经仙桃市政府批准,新蓝天公司全面恢复正常生产,860名员工到岗。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公司很快成为仙桃市规上企业中第一批复工满产的企业之一,日均产能达到200吨,至今无一人感染新冠肺炎。

然而,从3月下旬开始,海外疫情蔓延,公司重要的海外市场——欧洲和美国很多工厂需求下降,部分已经下达的订单也被迫延期。

“4月以来,公司的出口业务受到了较大冲击,但国内市场开始回暖。”冯才虎表示,公司迅速调整策略,将外贸部20多名营销人员“借调”到内贸部,全部派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与客户面对面沟通,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同时,迅速启动新产品研发,初步计划年内研发费用投入不低于3000万元。

凭借着传统的技术和市场优势,营销立竿见影。“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6月底,全部是国内客户。”在冯才虎看来,这为逐步恢复国际市场争取了宝贵时间和空间。如果欧美市场能在未来两三个月逐步恢复,今年营收预计可以超过16亿元,与去年持平。

“五一”小长假,冯才虎一天也没休息,忙着与相关银行和投资机构洽谈,他透露,计划融资6亿元,新建一座工厂。“硅烷系列产品有1万多种,我们目前只生产了60多种,产业链延伸空间巨大。”冯才虎表示,硅烷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服装等多个领域,市场前景广阔。如果新工厂建成,可新增产品近20个,对公司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