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光谷归来 重大科技突破、重大产业项目、双创及就业活力捷报频传
2020
05/08
10:36


生机勃勃的武汉未来科技城。



光谷生物医药研发争分夺秒。



烽火通信生产车间。



华工激光生产车间。



联想武汉基地生产车间。



武汉光谷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日夜赶工期。

5月8日,武汉“解封”满月。

武汉东南,拥有近200万常住人口、10万家科技企业的中国光谷,正加速重返国家科技创新和新经济赛道。

518平方公里大地上,一个个高科技园区、一幢幢写字楼、一个个实验室,灯火通明,有如漫天星光,不舍昼夜,只争朝夕。

“闭城”的76天,新冠疫情给武汉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考验着每一个产业的韧度和企业耐受力。

以“芯屏端网”万亿集群为龙头,光谷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出强劲的产业定力和生命力。长江存储、华星光电、天马、中国信科等支柱企业,动能不减。

至4月8日武汉“解封重启”,光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均已全面复工复产。

星光不负赶路人。

武汉“重启”的一个月,光谷重大科技突破、重大产业项目、双创及就业活力,捷报频传,在破冰前行中,护航蝶变的“新武汉”,一路向前。

“光谷归来”看创新 加速融入国家战略和抢抓全球机遇

4月13日,长江存储最新128层QLC 3D NAND闪存,宣布在武汉光谷研发成功,这是全球首款128层QLC闪存。

2018年底,长江存储第一代32层三维闪存芯片量产。2019年9月,首次基于Xtacking架构的64层三维闪存芯片量产。

“从64层量产至128层研发成功,仅相隔了7个月,还有一半时间是在疫情之中。”长江存储CEO杨士宁表示,作为闪存行业的新进入者,长江存储用短短3年时间,将中国的三维存储芯片推向了128层高度。“这是数千名研发人员汗水的凝聚,也是全产业上下游通力协作的成果。”

4月20日,世界500强企业霍尼韦尔,在光谷设立新兴市场中国总部,并注册全资子公司霍盛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这是疫情以来,首家在光谷设立独立法人公司的世界500强企业。

据介绍,霍尼韦尔新兴市场中国总部项目计划围绕智能建筑科技、特性材料和技术、安全与生产力解决方案等三大主要业务,聚焦消防报警系统、工控仪器、传感器、检测器、高性能纤维产品、打印和扫描设备、工作流软件等相关产品,开展研发、销售、市场及客户管理等工作。

4月2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2020年度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名单,湖北22家众创空间入围,其中10家来自武汉光谷。

截至目前,光谷众创空间总数达92家,其中国家备案众创空间34家,占全省40%。

4月29日,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科创板上市申请正式获上交所受理,成为湖北2020年首家新增的科创板获受理企业。

四方光电主要从事气体传感器、气体分析仪器研发和生产。至此,光谷已累计有7家企业申报科创板。其中嘉必优、兴图新科2家成功上市。

“光谷归来”看产业 “芯屏端网”万亿集群“芯光灿烂”

在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显示产业,由于生产制程具备特殊性,产线一旦投产便需24小时不间断运行,否则将引发不可估量的损失。

疫情发生后,总投资300亿美元的国家存储器基地,一时面临两个难题:一是保障供应链不断;二是保障员工在持续研发、生产的情况下零感染。

长江存储CEO杨士宁介绍,疫情至今,芯片产线一直没有停产。在供应链物流保障上,长江存储在湖北及各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支持下,与中外物流企业合作在湖北周边设立中转点,采取换车或换车头的方式接力,确保必要物资供应。

据了解,长江存储员工超过5000 人,一半为研发人员。当前,量产产线已达到100%智能化生产、熄灯生产等条件,全员全面复工。

4月27日,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专程飞抵武汉,为疫情期间坚守在研发生产线的武汉华星光电员工鼓舞士气。

“尽管疫情有所影响,但这两条面板线一直保持着稳定生产,武汉华星光电一季度销售收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非常不容易。”李东生说。

2019年,武汉华星光电柔性屏量产出货。今年一季度,t4项目一期进入产能爬坡阶段。t4项目二期、三期均在紧锣密鼓展开,进入厂房装修阶段。二期项目主要设备预计7月份到厂安装,三期项目设备年底可运抵安装,明年下半年武汉华星t4工厂将全面达产。

在华为武汉基地,核心产品线产能已全面回归。光谷是华为平板电脑和PC的核心研发基地,也是其全球光能力中心,业务主要围绕网络、终端和软件的研发交付。

4月30日,武汉市政府与华为公司签订战略合作,联合打造鲲鹏生态、发展鲲鹏计算产业,长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同日揭牌。

据悉,鲲鹏不仅仅局限于华为芯片,还包含了兼容的服务器软件,以及建立在新计算架构上的完整软硬件生态和云计算生态,包括基于鲲鹏的服务器、存储、数据库、大数据及基于鲲鹏的华为云服务等,结合端到端的业务场景,打通生态全链条。

“光谷归来”看活力 数百亿项目落户,百企万岗招人

4月8日,武汉“解封重启”首日,一场生机勃勃的“云招商”在光谷展开。16个高科技项目签约落户,总额约400亿元,其中外资约11亿美元。

东湖高新区投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项目覆盖生物医药研发制造、总部经济、智慧交通、智慧物流、信创产业、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

外资项目鼎康大规模生物医药研发及商业化定制工厂,计划建设总发酵规模超14万升的生物医药研发及商业化生产基地;华大智造计划在光谷建设全球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小米武汉总部二期项目,计划布局小米人工智能与云平台、移动物联网,并持续引进小米生态链企业;大唐、蔚来智慧交通与车联网项目,致力于推动5G和自动驾驶的智慧交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互联网教育领军企业猿辅导,在此前“第二总部”基础上,计划在光谷设立全国运营中心、斑马AI课全国运营中心、人工智能与教育研究院……

每一个项目背后,都是当前高速发展的高科技企业,对光谷和武汉传递的坚定信心。

3月20日,疫情中的光谷曾通过“空中招聘”放出数万岗位吸引人才,备战复产。

长江存储、烽火科技集团、长飞光纤、高德红外、锐科激光等光谷光电子领军企业,药明康德、明德生物、友芝友医疗等生物医药领军企业,斗鱼直播、盛天网络、小药药、猿辅导、食享会等互联网领军企业,悉数现身招聘专区。

4月9日,光谷再次启动“才聚光谷”大规模春季招聘,140多家高科技企业、逾1.6万个岗位展开“空中双选”,助力武汉“重启”。

光谷“互联网+”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作为光谷互联网产业的最大用工池,17家重点互联网在线教育企业,今年招聘规模将达1.5万人。其中,猿辅导计划在武汉本地扩招5000人,跟谁学扩招3000人,尚德机构、画啦啦、豌豆思维、学而思网校招聘规模均在1000人以上。

为全力支持众多中小微创业企业,光谷120多家双创孵化机构,集体为近4000家在孵企业减免租金,减租总额达1.5亿元。

目前,光谷日均新增注册企业已回归三位数。2019年,光谷平均每个工作日新注册企业120多家,每12分钟就诞生一家企业。

“光谷归来”看担当

生物军团火线挺起科技脊梁

在疫情中,光谷生物军团24小时生产作战,保供抗病毒药品、医疗器械、试剂盒检测等急需物资和服务,为疫情防控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最大的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深圳迈瑞医疗,刚刚落户光谷一个月,便紧急驰援火神山医院,完成约1800台医疗设备安装。

光谷生物城的另一家“第二总部”企业——专业从事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的联影医疗,扛起了火神山医院全部CT设备。

华大生物、华大智造、明德生物、中帜生物、新纵科、康录生物、生之源、友芝友医疗、博杰生物、臻熙医学、睿奇生物、瑞博科创等企业,第一时间开发出肺炎确诊必须的基因测序、核酸及抗体检测产品。

华大生物、明德生物、康录生物、生之源等多家生物企业的核酸或抗体检测产品,通过欧盟CE认证。目前,华大基因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日产能达200万人份,国际订货量已达上千万人份,覆盖80余个国家和地区。

人福医药60多个产品无休生产,投放抗病毒药品近2000件。除此之外,作为我省首家通过美国FDA认证的药物制剂出口企业,人福普克在全球疫情期间出口美国的药品达28种。自3月12日全面复工以来,产线每天生产1000万粒软胶囊,相当于每周装满5个集装箱。这些药品中,70%为美国疫情中急缺的退烧药。

4月8日,华大智造光谷全球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签约落户。华大智造计划在光谷建设基因测序仪智能化生产基地、基因测序仪配套诊断试剂及芯片生产基地,及高端智能化设备研究中心。该基地将重点开展人工智能设备、质谱仪、影像、可穿戴设备等高端设备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

“解封”30天的光谷足迹

4月8日

重启首日,武汉举行“云招商”活动,东湖高新区视频签约16个项目,总额约400亿元。

东湖高新区2020年“才聚光谷”大学生空中招聘平台上线,推出140多家企业的1.6万个高薪优质岗位。

光谷政务中心有序恢复开放,所有业务实行预约办理,其中329项业务可“网上办”。

4月9日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税务“云团队”成立,将为区内企业提供“云服务”。

4月10日

武汉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复工,光谷14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138.9亿元。

4月12日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申报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许可,成为全球首家获得临床试验批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4月13日

长江存储最新128层QLC 3D NAND 闪存(型号:X2-6070)在光谷研发成功,成为全球首款128层QLC规格的3D NAND闪存。

4月15日

光谷生态大走廊等重点城建工程项目建设提速提效。

4月16日

东湖高新区与湖北能源集团开展合作,加大对光谷供热等能源保障。

4月20日

霍尼韦尔宣布在光谷设立新兴市场中国总部,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霍盛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2020年首家在汉成立公司的世界500强。

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在全面消杀后正式开诊。

4月22日

武汉举行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政银企对接会,光谷签约17个项目,总额约968.3亿元,拟直接支持企业近800家。

4月23日

东湖高新区与湖北交投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2020年度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名单,湖北22家入围,10家来自光谷。

4月24日

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到访光谷。迈瑞于去年底落户,拟在光谷生物城建设迈瑞医疗武汉研究院,作为迈瑞医疗全球第9个研发中心。

4月25日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落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其中光谷院区将建设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疑难危急重症救治中心。

4月28日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来访光谷,表示TCL今年将加大湖北、武汉投资力度,其中华星光电t4项目追加投资40亿元。

4月29日

四方光电申报科创板上市申请正式获上交所受理,成为湖北2020年首家新增科创板获受理企业。

4月30日

武汉市政府与华为公司签订战略合作,联合打造鲲鹏生态、发展鲲鹏计算产业。位于光谷的华为武汉基地,是其全球重要的研发创新中心之一。

4月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挂牌3周年,207项改革工作事项完成率98.1%。

5月1日

长江存储、华星光电和天马包机搭载的136名韩国籍技术人员及供应商代表抵达武汉,这是疫情防控以来首批搭载外籍人员回汉复工的包机。三家企业近期“技术人员包机计划”将达1000余人。

过去30天

央视《新闻联播》5次聚焦光谷,报道光谷复工复产、发展在线经济、帮扶中小微企业相关举措、中小学复学复课准备工作、地下空间城建设等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