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武汉制信:智能制造领域的特殊“红娘”
2020
05/08
10:28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左晨

5G、人工智能、大数据……新一代信息与数字技术风起云涌,众多工厂转向数字化、智能化。

这是一个专业门槛较高的领域。普通制造企业如何最优性价比实现数字化?如何管理无人工厂?生产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制造商,到哪里找客户?

“问号”中,2002年,武汉制信科技有限公司(简称e-works)在华中科技大学创设了,其创始人是著名制造业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院士。

e-works如同一座桥梁,一头连着传统制造企业,一头连着智能制造厂商,为双方提供解决方案。

线上服务万家企业

4月30日14时,武汉市江夏区金融港四路,e-works办公区域内,培训部主持人员紧盯着电脑,一场以《2020工业互联网与云应用网络研讨会》正在网上平台开讲,来自西门子、SAP、东方国信、泛微软件和合力叉车的5位专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8000余名专业人士进行在线问答,宛如一场线下面对面的智能制造领域交流会。

这是疫情中,e-works新的经营策略。

创设18年,该公司通过推广、咨询、规划、培训等,积累了73万家会员企业、6万多位企业高管的人脉网络,累计举办500多个专业论坛,微信公众号订阅人数超80万,成为西门子、施耐德电气、阿里云、联想、三菱电机等700多家国内外主流智能制造厂商的市场推广平台之一。

疫情发生以来,公司咨询团队无法出差,也无法为厂商提供线下会议、培训,组织国际考察学习。于是,e-works将专题培训、行业会议、供需双方对接、供需双方的产品发布会等全部搬上网。

为供需双方当“红娘”

谈及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高参”角色,e-works首席执行官黄培颇为自豪。

黄培介绍,从2009年起,该公司每年为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做信息化整体规划,包括对信息化项目进行需求分析、规划评估、投资预算、选型、监理等,还协助该公司获得工信部智能制造专项。

“现在,该企业已从产值3-4个亿的校办企业跃升为价值20-30个亿的上市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轨道交通车门制造企业。”黄培说,这离不开e-works十多年来提供的服务。

疫情期间,黄培还利用公司资源为不少供需企业搭桥引路。

3月底,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逐渐复工,但生产却面临一些难题。要交付的机床中,数控系统、光栅尺核心零部件需要从国外购买,暂时还无法到货。武重总经理张文桥想到合作多年的黄培。得知消息,黄培马上多方寻找资源,帮助武重解决了核心零件供应问题。

黄培坦言,供需双方都要找到符合要求的对象,这就需要专业领域的服务人来牵头,公司赚取的就是这个服务利润。

每年影响千亿采购

疫情已深刻改变着线下模式。黄培和团队眼下正在紧锣密鼓打造国际智能制造网上博览会,为展商与采购商提供一对一“云上”衔接平台。

黄培透露,网上博览会与线下博览会一样,涵盖工业软件馆、工业自动化控制馆、智能装备馆、IT基础架构馆等智能制造展馆,预计6月上线。

“网上博览会可以全天候开展网上路演、需求发布、在线演示、资料下载,支持‘网上洽谈、线上交易’。”在黄培看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推进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应用已成为制造业转型的重要趋势。 “公司业务规模越做越大,每年影响智能制造市场领域的采购金额可达到千亿规模。”黄培说,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需要实行智能化升级改造,而智能制造厂商需要拓展更多的用户,公司可以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