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防疫生产两手抓 政企同心克时艰 大成武昌按下复工复产“加速键”
2020
04/07
10:50


武昌城区鸟瞰图



武昌区中南路街景

目前,随着有序复工复产全面推进,我省各地想办法、出实招,精准施策突破难点,加快复工复产速度。

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要提高复工复产效率,围绕解决企业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等需求,有针对性地精准施策,打通“堵点”、补上“断点”。

按下“暂停键”的武汉,亟待修复城市功能,逐步推进安全有序运行。

“不能因为复工复产而放松疫情防控,也不能因为疫情防控而忽视经济社会发展。”武昌区委主要负责人掷地有声。

当前,武汉市武昌区上下正勠力同心,通过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按下复工复产的“加速键”、奏响“五首之区”的春之歌。

发改局 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4月1日,武昌区发改局,一封感谢信翩然而至。

湖北省高新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信中这样写到:

为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我们于3月23日线上提交了复工申请,得到了贵局的快速回应。贵局及时安排工作人员耐心解读复工政策和审批流程,对我公司复工申报材料精心指导,并快速安排检查组到公司现场进行督导、验收。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加班加点、工作效率高、态度好,协调公司总部和5个子公司一起申报、一起查验,仅用1天时间就全部顺利批复。

“从提出申请,到拿到审批,只用了5个小时。”3月28日,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公司总裁杨琳致电武昌区发改局,为该部门积极协助企业复工复产表达感谢。

3月19日,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公司向武昌区发改局提交复工复产申请。该公司工商注册地和税收关系在武昌区,但实际经营地在青山区。为此,武昌区向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企业服务组请求厘清审批权限。尚未得到回复,武昌区发改局就接到中科瑞华公司的求助电话,称合作方要求该企业必须在3月20日取得复工审批,否则无法签署项目合同,企业将承担近亿元损失。

为规避延迟复工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武昌区发改局立即成立专班,为中科瑞华公司开通复工复产审批绿色通道。一方面立即安排工作人员现场检查防疫工作,并出具复工审批。另一方面,就此事与青山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沟通,协调落实企业复工复产后的属地监管责任。

武昌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该局拿出了“三化”措施。

一是服务企业清单化。建立区领导重点服务、部门专业服务、街道跟踪服务、干部贴身服务的工作体系,开展定向化服务。制定企业复工清单、走访清单、诉求清单、任务清单,落实联系包保工作制和销号制,解决企业在防疫物资保障、员工返汉到岗、交通物流运输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

二是破解难题精准化。突出政企互动、龙头带动、产业联动、要素流动,系统性解决一批企业复工复产难题。积极探索建立惠企政策首问责任制,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阶段性免征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等系列政策。对接企业诉求,运用好“武汉市企业服务平台”,协调解决企业具体问题。加强需求对接,最大限度为辖区企业争取信贷和融资支持。全面摸排掌握企业用工需求,积极协调缓解用工难问题。

三是项目建设目标化。聚焦“三个一批”的目标:复工一批,4月上旬实现绿地国际金融城、梦时代广场、铁投·碳汇等65个重大项目全面复工,年度计划投资169亿元。开工一批,计划全年新开工武汉长江中心、万吨冷库地块、滨江核心区地下环路等21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91亿元。储备一批,加快小洪山科学城等5个项目的策划及前期工作,争取尽早成熟、年内开工,总投资198亿元。以重大工程项目集中复工开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商务局 强化“店小二”精神

4月3日,武汉市武昌区帝斯曼国际中心,办公室白领董何旷正式复工。按习惯,上班前他要点一杯咖啡提神。

抱着试一试的心情,他打开外卖app,惊喜的发现常去的那家咖啡店竟然可以下单。

30分钟后,董何旷在醇厚的咖啡香气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武汉,好久不见,印象中的你回来了。”当天,某连锁咖啡店区域负责人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下这样的感言。她说,尽管受疫情影响,目前喜爱咖啡的人们还不能在店内用餐,但能迅速恢复运营,让很多人感受到了武汉的烟火味。

“电话问询、实地走访、线上答疑、现场指导……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渐趋平稳,我们着力强化‘店小二’精神,为辖区重点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武昌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加强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武昌区商务局领导班子分别带领小分队上门服务,实地检查国家能源集团煤炭经营分公司华中分公司、中煤华中能源有限公司、中铁物贸集团武汉有限公司、湖北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经营场所设施消毒记录、人员登记台账等,现场指导经营场所的清洁消毒、人员体温监测、防控宣传等情况,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做到防控机制、员工排查、设施物资、环境消杀、安全生产“五个到位”,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安全经营。

世界500强企业、国家能源集团煤炭经营分公司华中分公司,是武昌区招商引资重点企业、纳税大户,2019年纳税金额1.6亿元。疫情期间,公司48名员工有三分之一留守武汉,但因交通管控无法到公司上班。

“公司负责为华中区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供应煤炭,如果无法为上下游企业开具增值税发票,回款成问题、纳税也成问题。”公司负责人吴青松说,为解决公司的现实问题,武昌区商务局向武昌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上报解决,为该公司出具人员和车辆通行证明,协助工作人员及时返岗,此举为该公司开展3月份的销售工作夯实了基础。

科经局 打通企业复产“堵点”

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企业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武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紧急停工。但也有一些企业,为支持全国战“疫”,生产经营“停不得”。

中外合资高新技术企业皇家动力(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皇家动力)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专业制造通风机,是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通风净化设备重要供应商。

“春节期间,武昌区科经局成立‘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复工应急小组’,打通复工复产和外地配套企业物流、配件的绿色通道,向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发函40余份,为我们协调数十家供应商,落实相关配件供应以及物流运输。”公司相关负责人刘青说,疫情防控期间,皇家动力为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多家医院提供了约2400套专用通风净化设备,协助构建起绿色呼吸系统,“如果没有科经局从中穿针引线,恐怕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生产,这对一些定点医院的新建和改造工作将会造成负面影响”。

除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外,皇家动力在疫情期间还要为海南美兰国际机场供应一批通风净化设备。“产品已经做出来了,但受制于物流问题无法运输到位。如果货发不出去,将承担巨额罚款。”刘青说,在武昌区科经局的协调下,物流问题得以解决,公司顺利履约。

武昌区科经局相关负责人说,组建应急小组,打通企业复工复产障碍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确保企业在疫情期间的防控和生产安全。“我们采取负责人带队检查‘五个到位’落实情况,现场给负责防疫防控的员工进行培训。督导疫情期间物资保障企业,严格按照防疫标准,每天对厂区进行两次消毒。同时督促企业专门安排疫情防控人员对每天前来上班的员工测量体温,并详细登记在册。”该负责人说,一系列措施落实到位,不仅帮助皇家动力开足马力生产,也确保截至目前,该公司没有员工因复工复产造成感染。

除为企业打通复工复产障碍外,武昌区科经局还将按照湖北省、武汉市相关通知精神,从减轻企业负担、强化金融支持、稳定企业用工、加强政策执行力度、优化企业服务等五个方面着手,尽快研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金融活水助力辖区企业复工复产

车间的机器恢复运转,街边的小店陆续开张,武昌复工复产步伐在加快。

目前,武昌区地方金融工作局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在辖区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架起沟通协作的桥梁,引金融活水,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注入一股暖流。

开办云课堂

纾解企业复产难题

4月5日,武昌区地方金融工作局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课程宣讲。当天,该局利用武昌金融云讲堂发布《复工复产金融支持手册》,邀请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和平安产险等6家金融机构,在线上为服务对象宣讲抗疫金融产品的特点,通过全面细致的指导和帮扶,为辖区企业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

“为更方便安全的传递复工复产相关政策和产品信息,将手册制作成了电子版,随时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查询。”武昌区地方金融工作局负责人介绍。

为解决金融支持复工复产问题,武昌区地方金融工作局采取“金融网格化服务”模式,成立区金融局全体干部下沉街道服务小组,建立重点金融机构群,积极完善金融产品库、企业需求库,以辖区街道为中心,与金融机构一起下沉街道,按街道建立多方联动的金融服务网格,解决金融供需矛盾,打通金融支持实体企业复工复产“堵点”。同时,有需求的企业也可以通过手册的咨询通道,登记复工复产融资等相关需求,武昌区地方金融工作局将重点进行指导和帮扶。

推行五大举措

落实省市惠企政策

开堂授课,相对务虚,企业要从疫情的影响中恢复正常运行,需要实打实的政策扶持。

武昌区地方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说,疫情防控期间,省市针对企业出台一系列帮扶政策,要让这些政策真正为企业所用,区级层面必须出台相应落地措施。

目前,该局正从五个方面着手,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第一,收集整理省市区金融支持政策并汇编成册,制定区金融局“金融支持疫后企业复工复产八项措施”。

第二,成立全体干部下沉街道服务小组,建立重点金融机构群,以街道为中心,打通金融支持实体复工复产“通道”。

第三,积极宣传省市相关企业支持政策,第一时间向辖区所有金融机构及上市后备企业转发并做好政策咨询和解答,听取企业政策需求、经营困难及政策建议。

第四,重点服务金融企业复工复产,负责人带队走访金融机构,强化复工复产防疫现场指导。

第五,收集并分析企业融资需求,对接金融机构,组织筹备银企对接线上融资活动。

房管局全力协助地产企业复工复产

连日来,武昌区房管局积极作为,提高服务效率,帮助房地产开发、租赁企业复工复产。

3月28日和4月2日,武昌区房管局交易信息中心在收到绿地集团的新建商品房项目购房人网上资格核查批量申请后,立刻安排专人对接企业,分别于3月29号和4月3号,完成两批次共计57户购房者的资格核查,帮助开发商尽快完成年前积压的预售房源客户的签约,为企业回笼资金提供支持。

“特殊时期,房管局开辟‘绿色通道’,‘不见面服务’高效便捷,为企业的复工复产提供坚强后盾。”绿地集团工作人员周玲说,她第一次向武昌区房管局打出求助电话时,该局尚未复工,但仍迅速抽调工作人员到单位为企业解决困难。

周玲说,57户购房者的资格审查,涉及银行放款近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回款压力。“据我所知房管局工作人员大多数都在社区下沉协助疫情防控,已经连续工作数十天,在接到求助信息时还能第一时间为企业排忧解难,非常感谢。”

3月,武汉市房管局发布全力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工复产,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六项举措要求。

“为落实这些举措,武昌区房管局主动联系开工复产的房地产开发商、房屋租赁企业,了解其困难并主动帮助其解决。同时,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流程,疫情防控期间在政策范围内特事特办,组织员工开展值班、加班服务,安排专人对接商品房资格核查申请的审批。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开通网上预约、网上申请、不见面服务的“绿色通道”,帮助企业提高预售监管资金使用效率,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武昌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企业复工复产税务春风送暖

“你们的政策辅导真是太及时了,让我们感受到温暖。让我们这些想为疫情防控工作做一点贡献、出一点力量的企业更加有动力、有底气!”4月3日,金贵源食神酒店负责人致电武昌区税务局表示感谢。

为协助抗击疫情,武昌区企业使出浑身解数:金贵源食神酒店为隔离点免费送餐、胜家玫瑰酒店主动提供建设隔离点场地、中南建筑设计院和中建三局安装公司参与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设计建设工作……

为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武昌区税务局各科所第一时间回应纳税人关切,解决纳税人疑难,安排专人从后台分类梳理符合政策的企业台账,专组专线为企业提供政策享受辅导、涉税事项办理等服务。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26户企业享受支持新冠肺炎防控增值税减免政策,共计减免税额近1800万元;审核36户外贸出口企业退税申请,核准退税金额800余万元。

3月4日,中国人寿湖北省分公司将一封感谢信送到武昌区税务局,信中写道:贵局温暖贴心的纳税服务和贵局税务工作者“最美逆行”的身影深深感动了我们。对贵局在疫情期间急企业所急、“急事急办”的高效服务方式表示衷心的感谢。

3月1日,武昌区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科科长刘丹接到中国人寿湖北省分公司电话,称该公司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抄报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导致全省系统无法对外开具发票,6万营销队伍刚刚启动的线上销售受阻。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寿湖北省分公司对全省抗击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和卫健委一线指挥人员共计捐赠保险34.2万人次,保险保障总额达到1800亿元。非常时期,企业大力推进线上服务,确保及时对接客户各类需求,而开具电子发票是其中一项重要环节。

当时刘丹正在社区下沉值班,她迅速确定了由企业到办税服务厅进行手工清卡解锁解决方案。由于武汉实施交通管控,刘丹决定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利用午休时间,冒雨到该公司取得税控盘,赶到单位完成清卡解锁操作后及时返还,整个过程仅耗时1个小时。

数读

武昌复工复产成绩单

目前,武昌区累计受理复工复产网上申请10867件,所有申请全部办结。其中,审批通过7694件。

截至4月6日12时,武昌区925家“四上”企业,复工复产887家,占比95.89%。其中24家规上工业企业、323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全数开工。

全区104家房地产企业中,已有86家开工,占比82.69%。

全区法人及区域总部重点金融机构全部复工,114家银行网点全面复工。

全区86个亿元以上续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中,73个已经获得复工审批。

联系全区717户国有资产租赁户,逐一告知租金减免措施。

为534家企业提供招聘服务,征集456家共计6387个大学生“高薪优岗”岗位。

策划:中共武昌区委宣传部

撰文:刘金峰 况昕昀 廖琼 方霄

李亚凤 郭悦琪 刘新 商璐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