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武汉主城区:现代服务业擎起转型“助推器”
2019
12/27
10:03


武昌区徐东沙湖片区高楼林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梅涛 摄)



2018年,楚河汉街共接待游客近3000万人次,已成长为武昌区乃至武汉市的商业新地标。(资料图)



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正在生产5G高速光通信模块,该公司是国内三大光器件制造商之一、5G行业领军者。(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摄)



俯瞰洪山区武汉中央创智区的环地大“宝谷”。(资料图)



越秀财富中心成为硚口区楼宇经济代表。(资料图)

编者按

本周,武汉市各城区相继召开区两会,总结2019,谋划2020。

武汉建设国家新一线城市,区级经济是支撑。从热气腾腾的区两会工作报告中,我们得以窥见武汉市各城区勇于担当、精于规划、敢于创新,制定了一张张清晰可行的发展路线图。

主城区不约而同将目光锁定现代服务业,中央商务区、中央创智区、中央服务区、5G应用区……一个个名词现代感十足,成为推动武汉经济由重转轻、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新城区不谋而合将重心放在先进制造业,芯片、显示屏、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网络安全与大数据、航天航空……一个个产业“踏实”无比,成为武汉经济保持定力、应对风险的“压舱石”。

江岸

汉口滨江商务区“北进西扩”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成龙 通讯员 孙薇 刘培

【江岸名片】

创新活力城区 幸福美丽江岸

【江岸2019】

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00亿元以上,增长7.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1000亿元以上,增长7.8%左右,实现了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

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50亿元左右。

新引进世界500强2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5个、金融总部(区域总部)6家,预计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2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44亿美元。

【江岸2020】

重点任务

建成世界500强密集区

自2012年开始规划建设的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南起长江二桥、北接长江新城起步区、西至解放大道、东临长江左岸。近年来,周大福金融中心、楚商大厦、泰康在线总部大厦等重大项目陆续在此落户、稳步推进。其中,武汉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占地12.9万平方米,将打造成世界500强企业的“办公目的地”。项目建成后,预计辐射全国乃至国际500强企业及相关重要机构,产业拉动力巨大。

2020年,江岸区将大力实施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北进西扩”战略,将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沿长江岸线向北、跨过解放大道向西拓展,促进解放大道下沿线整体环境功能提升,扩大该区域对产业的承载力和支撑力,助推全区金融产业迈上新台阶。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为以发展企业总部、商务办公、高端商业服务、文化旅游及创意产业为主体的国际企业总部型商务区,成为武汉世界500强最密集、金融资本最集中的区域。

江汉

冲刺5G应用场景聚集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先宏 通讯员 朱素芳

【江汉名片】

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典型

【江汉2019】

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27亿元。

新引进世界500强项目7个、中国500强项目16个、民营500强项目7个。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6亿元。

全国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区排名升至34位。

新增市场主体7463户,创5年来新高。

【江汉2020】

重点任务

冲刺5G应用场景聚集区

江汉,全国首批、湖北省首个5G应用试点示范区,已率先在5G产业上发力——

中国移动湖北公司与江汉区政府合作,启动5G智慧江汉项目,目前已建设基站454个,基本实现了区域全覆盖。

军运会上,在位于江汉的汉口文体中心拨通了第一个5G视频电话。

华中第一个5G智慧灯杆已在江汉路步行街投入使用。

全球首例5G混合云平台远程手术,在位于江汉区的协和医院实施。

全国领先人工智能企业“深兰科技”华中区域总部落户武汉中央商务区,将建设华中总部基地、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基地、人工智能产业园区等项目。

2020年,江汉区将聚焦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全力冲刺5G应用场景聚集区,加速形成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

——加快武汉市信息增值服务产业化基地、京山轻机智慧产业项目建设;

——推动国内首条自动驾驶商用运营线路尽快在武汉CBD投用;

——开放更多“人工智能+”城市应用场景,布局人工智能产业,争创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汉阳

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朱惠 通讯员 冯文 黄璜

【汉阳名片】

百年汉阳造 千古知音城

【汉阳2019】

地区生产总值再创新高,预计达1180亿元,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5亿元,始终保持增长;蝉联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区、全国工业百强区。

【汉阳2020】

重点任务

社会治理亮出“汉阳造”品牌

由26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完善提升我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议案》,被确定为汉阳区两会“一号议案”。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层治理格局。”提出“一号议案”的26名代表之一刘芳介绍,2020年底,汉阳区将依托优秀社区工作法征集活动,总结提炼完善全区可复制可操作的社区工作法,全面提升全区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区人大代表李玲表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要找准服务居民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一号议案”提出,强化城管精细治理、优化城市环境治理、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同时,做大志愿者队伍,做实网格化管理,做细信息研判处理,做优营商环境服务,以强化基层治理保障,助力基层治理服务。

“今年‘两会’,政协委员们也将目光投向了基层社会治理。”汉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立足实际 创新实践 提升汉阳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建议案》,汉阳区将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服务优势,助力汉阳高质量发展。

武昌

扬帆总部经济“新蓝海”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通讯员 刘金峰

【武昌名片】

创新型城区和

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

【武昌2019】

全年实施区级重大项目19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3亿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总部5家,亿元楼宇总量达27栋。预计当年地区生产总值增幅8%,市场主体总量突破8万户,居武汉市前列。

【武昌2020】

重点任务

以楼宇经济点燃发展新引擎

一栋楼一年纳税过亿元。在武昌,这样的“亿元楼宇”共有27栋。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武昌商务楼宇入驻企业累计税收超过百亿,占全区年度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43.2%。

今年6月,武昌区获评“中国楼宇经济十大活力城区”。截至目前,该区已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总部和分支机构达60家、总部型企业达215家。

2020年,武昌区将围绕构筑产业高地,勇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重点做强总部经济。

一方面,健全总部企业认定、评估体系,完善总部经济发展政策,鼓励总部企业整合资源、拓展市场。

另一方面,着力引进培育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总部、“第二总部”,以及研发、管理、结算中心,确保全年新增总部型企业10家以上。

此外,全面推广“楼长制”,建立星级楼宇评定制度,开展十佳楼宇评选,促进公共服务、物业管理、产业植入提档升级。确保全年建成高端商务楼宇8栋,新增5亿元楼宇2栋。

洪山

大学之城崛起“中央创智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成龙 通讯员 李涛

【洪山名片】

大学之城

【洪山2019】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07亿元,剔除“减税降费”政策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完成城建投资83.1亿元,新建道路17公里。一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相继开工、建成,市民福祉不断增进。

【洪山2020】

重点任务

加速打造武汉中央创智区

武汉中央创智区,整体城市设计范围10平方公里,核心区以街道口为中心,设计范围3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主要涵盖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集中了最优质的高教资源和人才资源。

在这片区域内,目前已以支持辖区高校“双一流”建设与环大学经济带建设为结合点,整合高校(院所)及周边土地资源,逐步形成了环武大创新创业特色街区、环华科大“创业特区”、环理工大“智谷”、环华师“中部学谷”、环地大“宝谷”、环省农科院“城市副中心”等环大学创新经济带。

2020年,围绕打造武汉中央创智区,洪山区将加强项目策划和招商,开工建设碧桂园智慧商务总部等项目,努力将该区域打造成大学之城亮点区块。在支持体系上,将打造洪山区文化和金融合作示范区,依托洪山区遍地开花的文创产业特色街区和园区,形成以武汉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和“DE未来港”、创意天地等园区组成的“一中心、多园区”的格局,量身定做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全区文化与金融深度融合。

硚口

持续擦亮三张靓丽名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通讯员 李放军 詹鸥

【硚口名片】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硚口2019】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50亿元,增长7.5%。其中,服务业增加值突破660亿元,占比78%。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20亿元,增长20%以上,增幅武汉领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100亿元,增长9%。

【硚口2020】

重点任务

持续擦亮三张靓丽名片

时尚汉正街、同济健康城、科创汉江湾,是硚口全力打造、持续擦亮的三张靓丽名片,分别呼应该区着力建设的三大功能区——汉正街·武汉中央服务区、宝丰—宗关特色商务带、汉江湾生态新城,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现代商贸、健康服务、工业服务。

作为武汉市中心城区,2020年,硚口区将强化三大功能区建设硬支撑,瞄准以三大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做优。

——围绕武汉恒隆广场、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等打造商业地标,创建汉正街国家级高品位步行街,加快建设汉正街跨境电商功能区,扩大时尚汉正街影响力。

——积极参与承办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发挥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医疗技术交易中心引领作用,着力发展医学研究、高端医疗、精准医疗、特色医疗、健康金融等业态,加速医学成果转化,提升同济健康城聚集力。

——围绕龙头企业做文章,推动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迈进。积极推动5G商用,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产业发展,增强科创汉江湾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