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一个信字,换来千笔融资七十五亿元
2019
12/18
09:19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墨 通讯员 刘展 王媛

12月16日,来自东湖高新区的一组数据引人深思:8年来,光谷企业以信用融资的方式,累计融资1582家次,累计融资75.02亿元,不良率仅为0.82%。其中,2018年至今,光谷中小微企业,通过信用“背书”,融资663家次,总金额32.93亿元。

光谷企业是如何拿信用换钱,其信用体系又是怎样运作的?

资金遇困

“瞪羚”险些倒在生死线

武汉默联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医疗支付解决方案供应商,2011年至2018年,连续8年被评为光谷“瞪羚企业”。

但这只高成长的“瞪羚羊”,也有过“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时刻。

2013年,随着企业发展步伐加快,默联研发投入逐年加大。资金周转跟不上,公司经营顿时陷入困境——资金缺口300万元,度过去就活,过不去就死,怎么办?

“那时候我们还是小微企业”,武汉默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达通坦言,如果按照传统方式申请300万元贷款,基本是不可能的。

生死线上,一份来自武汉东湖企业信用促进会的信用评定报告,救了默联。

方达通介绍,默联是光谷早期签订信用承诺书的企业之一。这纸信用承诺,曾通过武汉市各大信用门户网站向社会公示,以增强企业在经营合作中的诚信度。

经过综合信用查询及评级,东湖信促会及时为默联出具了AA级企业信用评定书,还主动向经办的银行和保险公司推荐这家诚信企业。

关键时刻,默联公司获得了“救命贷款”。

自此以后,默联每年都在东湖信促会申办信用评级。2013年至2018年,信促会累计帮助默联获得融资贷款3900万元,其中保证保险贷款2400万元,信用贷款1500万元。

信用探索

央行点赞“东湖模式”

默联的“信用融资”,只是光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2011年,光谷组建“武汉东湖企业信用促进会”,通过光谷信用网、光谷信用信息数据库管理及应用平台等信用管理手段,让“讲信用”有证可依,有据可查。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光谷信用网可进行信用政策解读、信用奖惩查询、在线信用查询等一系列服务,累计访问查询已达380万人次。

光谷信用信息平台,则像一个“信用天眼”系统,可依托数据库进行信用查询、信用公示、数据挖掘及信用信息创新应用等。截至目前,该信用平台累计征集和更新各类信用信息数据802.73万条,覆盖市场主体10.2万家,信息采集范围覆盖光谷95%以上的小微企业。

在信用“变现”上,光谷还以企业信用报告为依据,出台了多项贷款补贴政策,最高可按人民银行同期基准利率的80%给予贴息,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贵。

两年来,共有622家次符合信用条件的企业兑现了信用类贷款贴息、保证保险保费补贴、保证保险利息补贴等,共计2666.4万元。

2014年,东湖高新区被中国人民银行列为全国小微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试点,点赞其为“东湖模式”。

跨区互信

35家高新区立“诚信之盟”

2016年,为解决“跨区互信”,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联合武汉东湖高新区、成都高新区、长沙高新区、济宁高新区,共同发起成立全国高新技术园区信用联盟。如今,这个“诚信之盟”的成员,已涵盖全国35家高新区。

近日,武汉东湖、上海张江、长沙高新、成都高新等10余家国家级高新区发出联合倡议:建立统一的全国高新技术园区信用服务平台、信用体系联动机制等,推动信用信息共享、信用评价互认,以及信用体系建设的跨区域合作。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征信管理处处长刘志光表示,当前,从国家到地方都在研究和发展区块链,核心就是信用问题。以征信业为例,现在的征信是用过去推断未来,而区块链征信是以现在证明现在,并预计未来。“诚信不光是24字核心价值观上的一句口号,随着技术的进步,体系的完善,无论企业、机构还是个人,都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