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翻越“成本高山”企业各显神通
2019
05/23
08:34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茜 吴文娟

胡爱娣“四问”中的成本难题,是所有企业绕不开的话题。

原料、人工、物流……每一项都像一座大山横亘在企业与利润之间。

有些沉重,有些无奈,但并非无解。

面对“成本高山”,该怎样翻越?我省企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探索?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省内多家企业寻找答案。

机器换人和机器换不掉的人

萧氏集团位于宜昌的智能化洁净“无人制茶工厂”里,生产线全程无人工接触,由一个个红外线传感装置监测,系统自动调整各环节进料、加工、运输。

“实现智能化生产后,全车间只需要一名巡查人员。”萧氏茶业集团办公室主任向清华说,以绿茶为例,以往一条生产线至少需要15名左右的熟练操作工人。

像制茶这类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工成本是每个企业的心头之患。省经信厅曾对全省部分中小企业进行成本调查,结果显示,高企的人工成本成为企业综合成本上涨的核心因素。在此背景下,机器换人,成为很多企业的首选。

“机器换人,一方面降低了人工成本,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提升产品品质,减少生产成本。”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劲牌公司枫林酒厂车间蒸甑前,一字排开的12台摇臂机器人完全替代了人工。对劲牌而言,机器换下省下的并非只是劳动成本。

“机械臂安装了红外成像设备,能够捕捉酒甑原料表面温度的微小变化,再通过后台计算分析改变机械臂原料散布动作。”劲牌酿造总厂设备经理姚毅表示,机器换人的核心是让机器用人的思维去体验和操作。

姚毅说,以往酒尾平均为2%,而现在为零,不仅提升出酒率、增加收益,酒的品质也得到提升。酒尾,就是白酒蒸馏过程最后流出的尾酒,其酸性及杂醇类物质含量高,往往被作为下脚料倒掉。

在许多企业像萧氏、劲牌一样选择“机器换人”的同时,一些企业及一些岗位目前机器无法取代。在人的身上做足文章,让同一个人产生更大能量,成为这些企业的务实行动。

跟随神舟飞船上九天,乘坐核潜艇下五洋,也随着一辆辆汽车驰骋大地……宜昌长机科技研制的全系列制齿设备,占据七成以上国内市场。这背后,是一大批大师级工匠活跃在生产一线:有以“一微米都不放过”(相当于一根头发的1/60)而闻名的湖北省首席技师袁勇;有专治“疑难杂症”的“机床医生”杨光……

“人,依然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倡导工匠精神、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包括培养一专多能型员工等,从另一方面看,就是在降低成本,而且很有效。”长机科技公司总经理唐兆庆表示,当每位员工都立志做机器替代不了的人时,人工成本在人才红利面前,就不值一提了。

向内挖潜是一口“深井”

湖北三宁化工,从49年前建设的枝江县化肥厂起步,一路发展壮大,上榜中国化工200强、中国化肥50强和湖北企业50强,明年销售收入有望突破200亿元、利税超20亿元。在回答记者提问“异军突起的秘诀”时,三宁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万清沉吟片刻后说:精细化管理。“兴家犹如针挑土”。多年前,三宁化工就提出全面加强管理,陆续开展管理年、精细管理年、责任年、素质年、质量效益年等活动。综合运用卓越绩效、ERP等管理工具,提高执行力,优化管理流程,目前已经形成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成本管控、技术创新“四轮驱动”、相互促进的运营模式。

节约的都是利润。在李万清看来,精打细算“过日子”,就是在提升企业竞争力。在三宁化工,除了以全面预算管理强化成本管控外,还设立了节煤、节电、节水、成本控制等九大专业降本增效组,让成本可控、可降;生产上精耕细作,重视生产流程管控,优化工艺指标,提高生产效率和工艺操作安全系数,确保工艺指标合格率在98%以上,工艺故障率为零。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陈忠斌认为,以往很多企业对管理的认识并不深刻,只停留在“口号挂墙上”“差不多就行”的粗放管理层面。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向内挖潜是一口“深井”,精细化管理才是高效、节约的企业管理模式。

在伟巴斯特(襄阳)车顶系统有限公司,“生钱”的路越来越多:优化去毛刺工具,降低砂纸使用量;收集员工佩戴的工作手套,清洁后再使用;收集供应商的货物包装袋,用作垃圾袋……“通过这些措施,一年节省了5万元。”襄阳伟巴斯特总经理冷荣华说,总公司对每个分公司每年都有“5%”的节能增效考核。而生产环节的严格管理,也让产品下线的一次合格率达到98%以上。

精细化现代管理,正在成为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的“日常功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精细化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MES系统(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系统)等词汇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企业家的谈话中。曾经只有在现代化大企业中才出现的管理咨询师,如今也开始出现在一些中小企业。

成本,不应只是老板操心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曾提出过“阿米巴”经营理念。即,将企业划分为一个个独立核算的“阿米巴”(小细胞),让每一位员工都来操心成本,都有成本控制意识。正是运用这个理念,他让濒临破产的日航得以重生。

这套理念,湖北利美纺织公司就很认同。在该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回收利用打包棉花用的塑料绳,替换以前使用的编织袋,这个小小的改动,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近5万元。

该公司负责人谢品说,这是采购部经理潘善忠为节省企业成本提出的建议。该公司开展为企业增效活动,激励员工围绕公司降本增效建言献策,仅去年一线员工就提供合理化建议16条,每一条都为企业省了不少真金白银。

湖北三环车桥有限公司,也靠全员降本增效“赚”回了大笔的利润。在该公司前轴车间,工人们在前轴的机加面安装上屏蔽塑料塞子,以防止下道工序时油漆污染。不要小看这个屏蔽塑料塞子,虽然平均每个价格只有0.25元,但公司全年消耗800多万个。以前取下来就随意丢放,现在分类清洗回收,重复利用率达30%以上,一年节省60万元左右。

像这样的小改、小变,去年三环车桥公司1595人次提出了4120条建议,创造效益830余万元。三环车桥公司负责人说,该公司连续三年通过减物耗、减能耗、减排放,累计综合增效超过3000万元。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认为,只有老板操心成本是不少企业的通病。要强化“阿米巴”思维,把市场压力传导到每一位员工,把可控的成本交给一线员工,“毛巾要拧得一滴水不留”。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