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阳春
智库,出“金点子”的地方。
全国著名高端智库及院校专家聚首武汉,将给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思想智慧火花?
4月22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研讨会在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专家们聚焦“主题学术研究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以学术研究共奏新时代“长江之歌”。
高质量发展,核心是融入人的高端智慧
“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已经过去。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高速发展。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称,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除了为翻天覆地的经济社会变化而自豪外,也需要对过去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我们党治国理政达到一个新高度,自觉提出绿色发展理念,这有着革命性的意义,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欧阳康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包含着四大特征:布局合理、结构合理、投入产出效率高、对环境友好。
思想交流,火花四溅。
“高质量发展,核心就是融入了人的高端智慧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治彦认为,高科技、文化创意及现代管理是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而这些都是人的智慧,靠人力资本的推动。
“有核心技术竞争力、有品牌高附加值、带动生态链上关联企业发展的企业,才是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国新认为,高质量发展包含着三个“高”: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端产业链。
不能仅看GDP,更要看人均GDP、绿色GDP
唯GDP论,已经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如何倒逼各地推进高质量发展?在专家们看来,考评体系的调整尤为重要。
欧阳康提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量化考核,要从单纯的GDP指标转向体现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指标上来。“不能仅看GDP,更要看人均GDP、绿色GDP。”
根据欧阳康团队对“绿色GDP绩效评估”课题的持续研究,湖北在经济发展“含绿量”上面,与长三角、珠三角省市还有一定差距。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之一是高质量的人才供给。
“抓人力资本的提升,才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刘治彦建言,推进12年教育的普及,这将会为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人才集聚方面,长江经济带有着很好的基础,沿线的长三角及湖南、湖北、重庆、四川都有着很好的高等教育基础。
“人才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整体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刘国新称,高质量发展对教育和人才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高端人力资本就没有高质量。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如何提升创新能力?
刘国新建议,组建“科技创新联盟”,把相关企业、研究院所组合在一起,结合各方面优势形成创新合力。
创新生态补偿机制,打造“生态共同体”
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着重发展哪些产业?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的是‘芯’,芯片是现代工业的粮食,产业联动性强,能够形成强大的驱动力。”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杨述明认为,我省制定的“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一芯”很好地把握住了当前产业升级的最核心领域。他认为,当下经济发展处于“智能革命”的阶段,而以芯片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就是现代智慧产业的核心所在。
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沿线省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这是需要破解的另一个问题。
“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缩影。”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员李志萌说,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创新生态补偿机制,解决区域经济不平衡,这是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
她提出,应建立“生态共同体”理念,在这一理念下,把上中下游之间主体各方的利益、责任、义务统一起来,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生共荣的局面,共同保护好长江生态宝库,探索出一条上中下游优势互补、资源节约集约、高质量的区域发展新路。同时,明确生态补偿机制的重点领域,统筹建立健全长江经济带省际间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