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仟吉食品面包“后厨”智能化
2019
03/29
09:52


图为:仟吉公司智能化食品车间。(通讯员杨晶供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熹

和面、揉面、发酵、整形、烘烤、脱模……这是长方形吐司面包的生产工序。自打面包出现后,人们就是这样费时3到5小时地手工制作。

现在,智能化的生产线上,一小时至少“冒出”3000条香喷喷的吐司面包。3月27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位于武汉黄陂的仟吉食品有限公司中央工厂,一睹面包的智能“制造”。

机制面包,效率提升90倍

在黄陂区武湖农场滨湖分场里,一栋看起来像是普通办公楼的五层楼房,就是仟吉的中央工厂。每天,这里生产的50吨西点发往全国近400个门店。

最核心和先进的面包生产线在二楼。刚上楼,面包香味就扑鼻而来,5600平方米的厂房里,满是各种锃亮的不锈钢机械,各类传输轨道弯弯曲曲、上上下下,只有几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工人忙碌着。这里,已完全没有传统西点“后厨”的影子。

面包生产线上,一人高的漏斗里装满面团,漏斗的下方源源不断冒出约10厘米宽、1厘米厚的面带,摊铺在行进的生产线上。“这是发酵过的面团。”仟吉中央工厂厂长宋劲松介绍说,在前面的工序里,面粉被抽吸到搅拌仓,加入酵母、水等后,机械手“揉”成面团,送入恒温恒湿的发酵室发酵4小时,“长”到白白胖胖又富有弹性时,才来到这里的生产线。

不断线的面带在传送带上缓缓前行,每经过一台机器就会有一些变化:首先被切成三条宽度相等的面带,随后一排像水龙头的管子往面带上添馅料。“现在正在做椰蓉吐司,馅料是椰子的,这条生产线可以生产各式口味的吐司。”宋劲松说。

加了馅料的面带继续向前,被一截截切成了24至26厘米长,并被卷成牛角状。接下来,它们走入恒温恒湿的“饧发室”。这个密闭的小房间,从德国进口。“温度湿度稳定,才能让面团饧发好,更有弹性。”

“饧发”好的面包,接着被送入烘烤区,一排长20米、一人多高的“铁柜子”——隧道式烤箱,面团在箱里边“走”边被炙烤,“走”着“走”着就烤熟了,从另一头冒出来。

吐司面包90%的制作工序已自动化。宋劲松说,以往做1000条吐司需要80个人工作3到5小时,现在仅需8个人花20分钟,每天能生产2万条吐司,加工效率提高了90倍。

2017年,仟吉投资1.3亿元,建成了华中地区烘焙行业唯一的自动化生产线。2018年,仟吉中央工厂产量翻了两倍,产值达7亿元,而一线员工仅80人左右。

30吨面粉试出一个新品

在宋劲松看来,智能化制造面包,是十足的高科技,融物理反应、化学反应、生物反应于一体。从手工到机械化生产,不但生产形态变化了,更重要的是观念、工艺和管理方式的巨大飞跃。“控制系统是生产线的核心技术。引进机器不难,舍得投入就行,但如何使用生产线才是真正的难题。”

通常,实验室手工开发一个新品后,要实现机械批量生产,需经过反复测试,找到适合机器生产的各种参数,才能生产出和手工制作一样好吃的面包。为此,仟吉抽调各部门骨干,组成了工艺工程部。

“这是今天新上市的一款吐司面包。”宋劲松指着一条刚出炉的吐司说。为这个看似普通的吐司面包,工作人员花了半年时间反复测试才摸索出参数,前后投入近100万元,光面粉都用了30吨。

在省经信厅相关人士看来,仟吉面包生产线的智能自动化,是我省食品工业转型升级的鲜活缩影。“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结构加快调整,智能化、自动化也是食品行业的趋势,企业要勇于探索,舍得投入。”

在黄冈,伊利乳业公司投资2.2亿元,建成7条日产416吨乳制品的智能化生产线及配套项目,达产后将年新增销售收入8.3亿元,实现利税逾1.6亿元。湖北龙王恨渔具公司投资2亿元,建成流程型鱼饵生产智能化生产车间、智能检测和监控及自动仓储,成为国内唯一全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的鱼饵生产线。在湖北萧氏茶业公司,1.1亿元建设的洁净水洗智能化茶叶生产线,集成了应用传感检测、自动控制、智能监测、工业互联等新技术、新设备,让茶叶生产告别了传统粗放的半人工半机械加工方式,步入智能化制茶新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