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严运涛、通讯员李丰生、钱修海)坐拥全省除武汉外的唯一一个专业化工产业园,又致力于打造一个千亿产业园,面对送上门来的投资10亿元、年税收亿元的企业,要不要?荆门高新区说:不要!类似的拒绝,在2018年里重复了26次。理由只有一个:不符合环保要求!
去年初,荆门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伍应彪在招商大会上提出“三不要”——“凡进入化工循环产业园的企业,不符合环保政策不要;土地价格每亩不到10万元不要;不是上市公司或龙头企业不要。”干部们面面相觑:一个五线城市的工业园,又是全省唯一不通高铁的城市,还敢如此“挑肥拣瘦”?“我清晰地记得那一天——2018年5月28日,项目评审会否决了一个年纳税亿元的投资项目。”2月20日,荆门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周俊杰说,江浙某农药生产公司决定投资10亿元在化工循环产业园办厂,投产后可年交税1亿元,但因环保不过关被否决。
一个每年能交亿元税收的企业,无疑是一块“诱人的蛋糕”。获批国家高新区6年,荆门高新区已跃升至全省第四名。然而,多年耕耘,区里税收过亿元的企业只有4家,且均是落户10年以上的“老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守第一道门槛,招商引资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年间,荆门高新区共接收化工招商项目预可研报告48份,淘汰项目26个,淘汰率达54.2%。
一个个污染项目被拒之门外。取而代之的,是又好又大的项目。去年,荆门共引进上市企业12家,8家落户高新区,创历年之最。其中,上市企业珠海润都落户高新区,选中了被淘汰农药项目看中的地块,投资10.8亿元生产高端原料药,投产后可年缴税1.5亿元。
记者手记
高质量发展从源头做起
项目是发展的基础,招商引资是项目的源头。现在招什么商、引什么项目,直接决定未来的产业结构、层次和水平,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道门槛。
过去几十年,由于发展方式粗放,环保意识淡薄,“化工围江”造就“长江之痛”,倒逼壮士断腕关停、搬迁长江“化工带”,包括我省在内的沿江诸多省市面临转型阵痛。
治疗阵痛,可以攻坚治污,可以技改升级,但代价昂贵、成本巨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坚守门槛,严把质量,荆门高新区挑商选资为高质量发展开辟“源头活水”,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