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夏中华 通讯员 丁仕均
“中国一冶是我区大企业改革的急先锋,也可以说是目前转型最成功的。”日前,武汉市青山区大企办负责人直言不讳。
此话不虚。作为武钢的孪生兄弟,中国一冶曾长期吃“钢铁饭”。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仍以冶金建设为主,冶金项目合同额占比高达90%以上。去年和今年,中国一冶冶金项目合同额占比已减至8%,非冶金项目占比高达92%。1998年,企业营业收入仅12亿元,2018年营业收入预计突破170亿元,20年翻了13倍。
冶金与非冶项目占比,从9比1到1比9。业务结构大反转的背后,是中国一冶这支“冶金建设国家队”在两次金融危机中所表现的改革勇气和转型魄力。
停的是亏损,不停的是转型脚步
“1998年3月16日,一批老职工要求及时发放离退休工资,到公司上访,造成较大影响。”中国一冶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一鸣难忘20年前的那一天。
当时,亚洲金融危机袭来,大型外贸钢铁企业举步维艰,给冶建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冶金项目减少,效益下降,中国一冶很快步入亏损,处于深度困难中。
历史数据显示,直到1996年,企业的冶金项目营业收入还超过10亿元,占九成。次年就急剧下滑,到1998年,冶金项目占整个施工项目的收入锐减到六成。
寒意袭来,中国一冶通过实行企业改制,大量减员分流,并首次提出向“主业多样化、经营多角化”转型。进入2002年后,企业“瘦身健体”效果明显,负担大为减轻,加上钢铁行业回暖,2003年扭亏为盈。
形势好转,亏损停了下来。历经危机的洗礼,企业转型脚步不但没停,反而更快。
2005年,中国一冶实现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以及主体产权多元化的企业改制。下属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大举向房地产进军。2006年,新上马的钢构项目顺利投产,初步形成了工程总承包、房地产开发、钢材深加工三大业务板块。当年,中国一冶又确立“立足国内,面向海外,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条腿同步走路”的方针,向非洲、东南亚、中东、美洲等市场进军,形成工程承包、商品贸易齐头并进的战略格局,“走出去”到海外抢市场步伐加速。
唯改革者进。1998年,中国一冶营业收入仅12亿元。2008年,完成新签合同额135亿元,营收85亿元。2009年,营收更是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危中寻机,向“非冶”全面进军
2008年后,更猛烈的一次危机降临。全球钢铁变局,冶建市场降至冰点,让国内不少仍在继续享受钢铁行业发展红利的同行措手不及。
中国一冶同样感受到寒意,但并不慌乱。“不能继续抱着‘铁饭碗’不放了。”企业意识到,随着国家对产能过剩产业的整合,留给冶金施工的空间越来越小,如不抓紧转型,必然在困境中深陷泥沼、难以自拔。为此,中国一冶提出,坚定不移地做强做优主业,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企业向非冶金领域转型。
2009年,中国一冶承建武汉市首个BT投融资建设项目——二环线汉口段及金桥大道快速通道工程。面对全新的领域和复杂的环境,中国一冶创造了国内同类工程多项“第一”和“之最”的纪录,以一流的建设质量和建设速度,打造了“江城最美大道”,取得首个市政类“鲁班奖”。
此后,中国一冶发挥长期从事冶金施工所形成的专业技术强、类别覆盖广的综合优势,强势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一方面,深度挖掘钢铁工业转型升级、节能环保、新能源工业发展等市场,持续壮大传统优势,同时创新培育增量动能,聚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先后承建了武汉市姑嫂树路改造、长丰大道改造以及上汽通用武汉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实现了向“投资建造运营商”转变。
2016年,中国一冶成为湖北省首家“三特级”资质施工企业。2010年至2018年,中国一冶年度非冶金项目合同额占比从68%提升到92%,年度新签合同额在连上200亿元、3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大关后,今年有望突破600亿元。
中国一冶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一鸣说,“经历20年前那次危机,如果我们没有寻求不断转型,企业很可能会倒在新一轮危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