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从量的提升到质的飞跃
2018
12/12
10:15

——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观察









图为:兴发集团白沙河化工园建成花园式工厂

图为:几内亚总统孔戴率代表团访问宜昌安琪集团

图为:微特电子技术人员正做设备调试

图为:长机科技成为亚洲唯一的全系列制齿装备研制企业

兴发从一台炉子起家,不断创新,缔造出世界一流的精细化工王国;安琪专注小小酵母,几十年如一日,成长为同行业世界前三的跨国集团;人福曾濒临破产,改革力挽狂澜,跃居亚洲最大的麻醉药品研发和生产基地……

改革开放40年,宜昌发展风起云涌,犹如大浪淘沙,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从多到精。一个个高新技术企业竞相崛起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千。

去年,宜昌市科技局获评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在全省市州中唯一获此殊荣。此外,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试点城市……一批全国试点和荣誉花开宜昌。

今年前三季度,宜昌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3.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

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要求,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做实做好“高”“新”这两篇文章,不断培育新业态、新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两大工程催生创新主体

2014年,宜昌伢、计算机硕士苏力毕业后,带着他的专业知识和满腔热情,回到家乡创业,成为宜昌最早进军VR领域的“弄潮儿”。

创业不易,几年摸爬滚打,苏力团队经历了重重困难。他说:“好在家乡政府很给力,产业引导资金给了我们很大支持,还减免了房租等创业成本。”

去年9月,苏力团队终于研发出“今婚云平台”软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将颠覆传统婚庆行业的工作模式。该项目即将路演,直面投资人,苏力却遇到拦路虎:如何写出一份漂亮、清晰的商业计划书,并完美地路演出来,得到投资人的认可?

苦恼时,宜昌科技部门和孵化器雪中送炭,联系国内一些知名机构和投资人,为他们专门做路演培训。苏力顺利完成了路演,并拿下了三张投资意向书。千余家婚庆公司与他们开展合作。

像苏力一样艰辛创业,终于在宜昌圆梦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些创业者能够梦想成真,得益于宜昌市科技局力推的两大工程。

2012年,宜昌启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工程”,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潜力的“好苗子”。

建好了“苗圃”,宜昌又搭起“天棚”。去年,宜昌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大力发展、择优做强一批科技型企业。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工作,纳入对县市区党委政府的考核目标。组织系列培训,深入企业辅导,预先审查材料,开展“一条龙”服务。计划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00家,实现数量倍增。

两大工程的实施,让宜昌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顶天立地。

目前,宜昌共有435家中小企业进入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库,数据居全省前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连续三年每年增长50家以上,总数增至382家,去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06.41亿元。

从企业规模看,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139家,营收超过10亿元的有31家。企业上市53家。涌现出人福药业等8家隐形冠军,中南鹏力等19家科技小巨人。

“造梦空间”激荡创新活力

2002年,20多岁的聂道静揣着3万元,在宜昌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找了一间18平方米的房子,开始创立微特电子。

孵化成功后,微特电子“毕业”,继续秉承工匠精神,将销售额的7%用于研发,斩获30多项国家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成为宜昌市业内第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还起草了行业内的国家标准。

回顾来路,聂道静深感创业不易,孵化环境至关重要。怀着一颗帮助后来者的初心,2012年,聂道静牵头成立微特智慧谷,孵化先进装备制造领域的初创企业。2015年,微特智慧谷被认定为国家级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

从做企业到做孵化器,聂道静的故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宜昌“造梦空间”的温暖和力量。

宜昌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深耕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沃土。目前,拥有各类双创平台55家,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23家、众创空间21家、星创天地11家,共建成孵化器90余万平方米。

为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创业需求,宜昌双创平台多样化发展。宜昌传感物联孵化器、宜昌云计算孵化器等专业孵化器相继建成,形成综合型与专业型孵化器并存的双创孵化体系。既有关注工业、服务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也有立足于三农建设的星创天地,实现了三大产业全覆盖。目前,宜昌孵化器在孵企业超过1100家,创造就业岗位10000多个,累计“毕业”企业200余家。

宜昌加强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今年6月,宜昌市生物技术公共服务中心在安琪酵母公司成立,一致魔芋、东阳光药业、赤诚生物等6家企业签约成为技术“合伙人”,将共同为宜昌生物及相关领域的企业,提供检测服务和技术培训,实现抱团成长。据悉,人福宜昌仿制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中心正在推进,也将于近期挂牌。

未来,宜昌还计划用两年时间,实施“双创平台扫零行动”,实现双创平台县市区全覆盖。

最优环境涌动源头活水

古有“一门三杰”:三曹三苏三司马,文化盛名传千古。而今,宜昌兴发涌现出“一条产业链,个个是名牌”的佳话。

兴发集团有一条循环产业链。在这个链条上,共有11件产品获得湖北名牌产品称号,是获得湖北名牌产品称号最多的宜昌企业。“兴发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自我革命,推动技术进步和科

技创新的过程。”兴发集团主要负责人说。

像兴发集团一样,近年来,宜昌科技创新久久为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科研的经费,每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涌现出一批世界第一、亚洲第一、全国第一的优质产品,推动“宜昌智造”走向全球。

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有政策激励。宜昌每年兑现2千多万元科技创新奖补资金;对新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励1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奖励50至100万元;对新获国家级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奖励50万元。

有免税扶持。落实税收优惠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仅2017年,宜昌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共减免企业税收21.15亿元。

有贷款保障。宜昌成立全省第二家科技银行,去年为高新技术企业授信2.8亿元,实际放款超过1亿元。对在孵企业给予融资额度50%或100%的担保费补助。

有项目倾斜。高新技术企业承担重点科技项目的比重,由2015年的60%上升到2018年的80%。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95%由高新技术企业承揽。

打造国内外科研成果的“圆梦工厂”

9月26日,由省科协、宜昌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18年湖北省科协产学研对接暨海智专家荆楚行”宜昌站活动启动,29个产学研、海智项目现场签约。

近年来,宜昌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动产学研对接合作,加快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打造国内外科研成果的“圆梦工厂”,成效显著。

宜昌深化与高校院所的联系与协作,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院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引入10多个高校院所在宜昌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邀请高校院所专家来宜昌进行“一对一”对接,去年以来,全市企业与国内高校院所签订合作协议160多项,近200项成果在宜落地转化。

为营造产学研合作氛围,宜昌举办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推介对接会、全市协同创新推进大会、宜昌产学研对接专场签约会等活动,推介成果,发布需求,搭建合作平台。在今年的科技活动周期间,现场签订13项产学研合作协议,协议金额达3435万元。

宜昌市委、市政府出台政策,对企业产学研合作中产生的经费,按10%给予一次性补贴。近三年,宜昌科技经费用于兑现产学研合作奖励与补助的资金共计1160万元。开展对外交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创新体系,依托宜昌人福药业、南玻硅材等企业,与美国、俄罗斯、日本开展合作,已建立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个。

宜昌蝉联八届全省科创先进市

今年10月初,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2017年度市县科技创新综合考评情况的通报》,宜昌被表彰为全省科技创新综合考评先进市,这是宜昌连续第八次获此殊荣。

据了解,宜昌科技工作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始终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培育创新文化,推动了科技同经济、创新成果同产业、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的有效对接。

宜昌强化了企业主体地位,壮大了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了创新人才,为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去年,宜昌顺利通过了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评估验收,被认定为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试点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80多家,完成科技成果转移扩散和转化应用项目164项,位居全省市州前列。专利申请量11349件,同比增长14.9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749件,同比增长22.92%。

此外,在2017年发布的考评通报中,伍家岗、猇亭、兴山、远安、宜都被表彰为全省科技创新考评先进县市区,点军被表彰为全省科技创新考评进位县市区,宜昌受表彰地区的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本版图片由宜昌市科技局提供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