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如何为制造业畅引更多金融活水
2018
09/13
09:54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阳春

9月4日,工商银行与武汉市经信委达成战略合作,着力搭建政银合作平台,当日分别向武汉锅炉集团、武汉裕大华纺织服饰集团两家企业授信近亿元,支持企业技改升级。

这是我省金融机构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又一落地项目。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获悉,上半年,我省制造业技术改造贷款增长17.7%,高于全省贷款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

然而,较强的增长态势难以掩盖制造业贷款整体水平处于低位的尴尬。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月末,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5458亿元,同比多增13亿元,系今年第一次实现同比多增,但在全省4.4亿元的贷款余额中,制造业贷款的份额仅有12.4%。

制造业,是经济运行的顶梁柱。如何为制造业畅引更多金融活水?金融业如何提升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能力?

银行调结构传统制造业受限多

“审批时间长,部分银行对化工行业调减额度,特别是项目贷款审批难,只有少数银行受理化工项目贷款。”8月20日,兴发集团董事长李国璋坦言,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缺乏信贷支持。

一些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淡出银行的“视线”,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降杠杆、降风险的背景下,不少银行都在进行贷款结构调整,压缩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经营效益不高的企业信贷投向。

农行湖北省分行着力调优结构,“扶控结合、有保有压”,钢铁、化工、低端制造业等设限行业贷款比年初压降24.43亿元,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投向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以及绿色金融领域。

兴业银行武汉分行表示,该行压缩“两高一剩”领域信贷投放,相关行业余额比年初下降27%;重点支持“制造业200强、上市及拟上市公司”。

邮储银行湖北分行则停止了火电等高耗能行业的授信,加大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新能源、高新技术等领域的支持。

“对传统的‘限制行业’进行压降的同时,新兴、高端制造业并未能完全替补进来,从而使银行对整体制造业的信贷支持增长乏力。”湖北银监局相关人士指出,传统行业面临困境,而新兴产业所占份额较小,尚未形成有力的增长点。

企业不景气资金找不到好投向

“企业往年高峰时销售收入有4000万元,去年销售不到2000万元。”8月下旬,在武汉市举办的一场工业企业技改融资对接会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家企业表示,由于转型升级力度不够,生产经营状况滑坡明显。

因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新旧动能接续不足,制造业出现局部调整。省经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省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工业企业停产、“退规”增多。截至6月底,全省年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15124户,较去年底净减1510户。

制造业企业本身的景气度欠佳,也使得银行信贷资金找不到很好的投向,大量资金投放到了基建和房地产领域,对工业领域形成“挤出效应”。从考虑预期风险的角度,多数银行在内部考核、资金定价等方面不倾向于鼓励工业贷款的投放。因找不到好的企业好的项目,我省不少金融机构有大量资金“已批未贷”。

企业经营状况欠佳,也传导到银行贷款的风险上。截至6月末,全省工业企业不良贷款率2.9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传统制造业经营模式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银行选择企业方面更加慎重。

更多实招引导金融活水回归实体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银行直接给予制造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外,还有一些资金支持并未直接显示到银行的信贷报表上。

近年来,各地普遍采取“筑巢引凤”的招商模式,园区建设中大量资金为基础设施和房地产贷款,实际支持了制造业投资生产。据匡算,基础设施行业的融资中有6%左右用于工业园区建设。以此测算,上半年全省制造业融资总额实际应增加170亿元左右。此外,上半年,全省制造业银行承兑票据签发累计928亿元,也远高于贷款水平。

多部门正在进一步采取措施,引导银行把更多信贷资源投放到制造业领域。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表示,将加大窗口指导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在防范风险前提下,充分满足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确保全年工业及技改投资增速高于全省贷款平均增速。

我省多地出台政策,对银行制造业贷款进行财政奖励、风险补偿。武汉大力推进技改,组建了2亿元规模的市级技术改造专项信贷风险分担资金。如果贷款发生实际损失,专项资金将给予商业银行贷款金额损失的50%作为风险补偿,每年每家银行最高补偿不超过2000万元。

多家银行表示,在基建和房地产领域受政策影响投放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后期业务重心向工业等实体部门回归将是大势所趋,预计下半年制造业贷款规模占比将有所回升。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