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青春小县”待高飞
2018
09/07
10:28

——团风“产城景”融合发展走笔



图为:辉创重工生产现场。 (团风县委宣传部提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兵 柯利华 通讯员 陈利

团风,古老而年轻的县城。

说古老,团风地域原属黄冈县,县名始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可谓“千岁老者”。说年轻,1996年原黄冈地区撤地建市,以县城为中心的城市部分新建为黄州区,农村部分则新建为团风县,建县22年,恰如“青春少年”

冠名“中国建筑之乡”“中国钢结构产业基地”,从农业县变身为第二产业占比超过60%的工业县,团风建县之初“只有县、没有城”的窘况正加快改变。近5年,城镇化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

“经济总量还不大,但基础已夯实,即将进入加速发展期。”团风县委书记李玲说,这一“青春小县”欢迎更多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共书辉煌。

“无中生有”的产业思维

历史上,黄冈县盛产文化名人,也盛产能工巧匠。如今,新洲与团风这两个相邻区县的建筑业产值分别居全省第一和第二。去年,团风121家规模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435亿元,继续保持每年10%的增长,从淋山河镇走出的山河集团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成为全省建筑业的领军者之一。

如果说,建筑业发展尚有历史传承的话,团风钢构产业的崛起完全是“无中生有”的传奇。

2005年前,团风没有一家钢构企业。最初,只是因为离武钢较近,一些钢结构加工的活开始转到团风。县委县政府趁热打铁,围绕钢构产业大力招商,推动发展,一个从原材料供应、钢结构加工、配套生产、科研开发、施工安装、检验检测到钢材销售、物流运输等相关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迅速形成。

2017年,鸿路钢构、辉创重工等12家钢结构规模企业,为团风创造产值35亿元,今年有望突破40亿元。团风钢结构产业集群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正在向百亿元产值冲刺。

9月3日,记者来到团风县经济开发区,湖北辉创重工新技术产业园一片忙碌,“今年已拿到12亿元订单,工期排到明年5月,现在,低于1亿元的桥梁项目订单我们都不接了。”公司行政部负责人徐万自豪地说。

辉创重工在桥梁建设方面名号很响。该公司有两件宝——装配式施工技术和桥梁检测车。他们在工厂集中加工预制配件,再到现场安装,20天建好湖南长沙湘府路大桥的74个桥墩,在业内传为佳话。桥梁检测车是公司的专利产品,已成功运用于成贵铁路菜坝岷江特大桥、海口如意岛跨海大桥、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大桥、武汉西四环汉江特大桥、云南怒江二桥等各类桥梁上,成为新建桥梁的标配。

如今,在建筑和钢构两张产业名片基础上,团风正谋划将两者融合,再打造一个新的产业——装配式建筑生产,形成千亿产业集群。

“工厂制作钢构件,施工现场拼装,工期快还节能环保。”团风鸿路钢构公司率先试水,在黄冈市第一个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建设橘子洲住宅小区,这也是全省面积最大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群。

最新数据显示,团风建筑业与钢结构关联的项目已达58个,投资总额85.8亿元。今年初,武汉华进集团与团风签订协议,投资8亿元新建一个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项目正在进行“七通一平”。企业负责人高力胜说,装配式建筑是国家力推的朝阳产业,团风恰好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可实现集群式工业链的延伸、衔接和无缝对接,加上与武汉这样的大城市一衣带水,市场空间巨大。

从镇到城的崛起路径

22年前建县时,团风县城所在地团风镇,只是长江故道小码头、小集镇,仅一条主街道穿城而过,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不到5万人。直到5年前,整个县城还只有1条主干道刷黑,城区多数道路没有路灯和绿化带。

过去,团风人的思维模式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多年来几乎没有自主投资建设的项目。如今则换了一种思维——“有多少事筹多少钱”。

去年10月,团风与全国500强企业山河集团签订城区基础建设工程EPC项目,涵盖了迎宾大道、江北公路、张金路、湖滨路、得胜公园、水上公园等6个子项目。其中,两座公园的新建,将结束团风县城没有公园的历史;三条公路使进出团风的重要通道不再梗阻。

这是团风建县以来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最大的城区基础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达7.7亿元。

思路一变天地宽。去年9月,团风县政府与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约,通过“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PPP模式打造华夏幸福团风产业新城,这是老区黄冈首次引入社会资本推进区域整体开发的合作项目,今年2月入选财政部PPP示范项目库。

负责项目协调的团风县委办副主任倪俊杰介绍,牵手华夏幸福后,团风将打造以生命健康为先导,以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建筑为支柱,现代农业为基底的产业新城。截至8月,已对接5亿元以上项目12个,签约项目6个,投资额达到20亿元。目前,团风产业新城门户公园启动建设;计划投资1.5亿元的金帆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已开展场平工作。

“这相当于再造一座新城,是团风未来发展潜力所在。”倪俊杰充满期待。按近期规划,到2030年,团风城区面积将拓展到27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8万人。

如今,团风城区规模已经扩大至13平方公里,主次干道做到刷黑、亮化、绿化全覆盖,城镇化率从5年前的31%增加到39%。今年初,团风县又启动老城区棚改,将惠及绿荫池等6个片区1000多户居民。

红绿相间的乡村探索

2017年,团风县GDP首度突破百亿元大关,农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比继续下降,但全县38万人口中,仍有七成是农业人口。

如何让农民致富?团风的突破口是:请能人回乡,利用红绿资源发展旅游业,打造武汉的“后花园”。

团风的底气源于背靠大别山,北部山区5个乡镇山水、人文资源丰富,革命家林育南、林育英(张浩),科学家李四光,哲学家熊十力,经济学家王亚南,文学家秦兆阳等俊杰均诞生于此。

淋山河镇贾家田村山丘上,新栽的一片红枫迎风摇曳。一年前,湖北中浩建筑公司董事长孙来福回到家乡流转7个村2万亩坡地荒山,投资15亿元打造“星空原野”项目,这是集度假休闲、购物娱乐、生态观光、田园体验、禅修康养于一体的多产业融合集聚区。“让更多的武汉人来赏田园美景、享新鲜空气。”

在贾庙乡长冲村,投资3.5亿元建设的大别山传奇庄园,“十一”即将开业。投资人漆继华此前一直在云南经商,在乡情召唤下,回乡流转6个村1100亩山林搞旅游开发,100多名村民在这里打工。“土地流转每年1800元收入,在庄园做工每天110元,加起来一年两万元。”村民汪绪珍说。

昔日沉寂的村庄正在被唤醒。今年以来,团风签约能人回乡项目96个,协议投资总额188.8亿元。横跨总路咀镇、贾庙乡、杜皮乡三个乡镇的团风乡村振兴(互联网+特色小镇)项目,协议投资额达120亿元,是黄冈协议投资额最大的项目之一。

生态游、红色游、名人故里游、乡村游,构建起团风“四位一体”旅游发展模式,大崎山森林公园、牛车河水利生态旅游区、黄湖农业现代示范园、回龙山名人故里、黄冈革命烈士陵园等一批特色景区正加速冲刺A级景区。

2017年,团风县接待游客1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2亿元,增长20%。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