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车城广场
图为:马家河示范段治理前
图为:马家河示范段治理后
图为:湖北供销华西农商城
图为:驰田专用汽车生产基地
图为:许家棚村出租集体所有商业门面房
图为:安置以前的村落
图为:高层集中安置小区鸟瞰图
图为:建成后的工业园区
名片
它是从山中走来的城市,它也是汽车奔腾的城市,它就是展现“汽车之都”十堰的功能核心城区茅箭区的工业重镇东城经济开发区。昔日人们提起它是因为山多,如今,再提起它是因为车多。它大打汽车名片,东风、驰田以及自主品牌同创传动,从零部件自主研发到整车组装,从汽车专业学校到物流业同步发展……汽车曾经是它通往外界的工具,如今成为它发展的引擎。它做足土地“文章”,筑巢引凤,以商招商,每亩地创年均400万元产值的普林工业园区、“边角料”土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许家棚村,高楼安置的民安、和谐小区……土地,曾经是它发展的掣肘,如今成为它经济腾飞的动力。梧桐既绿,有凤来栖。
1992年,在祖国的南海边,伟大总设计师邓小平画了一个圈,改革开放迎来了春天。同年,在内陆腹地的十堰,茅箭区东城经济开发区引擎启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东城开发区的工业梦想也迎来了春天。
梧桐既绿有凤来栖
以商招商,是最大的定位。在东城开发区刘湾村,2000亩的占地装有113家企业,创造着年均80亿元的产值。然而,在15年前,这里只是一片荒山与野沟。但也就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十堰市第一个民营工业园——普林工业园区。
作为首个“山地整理”的民营拓荒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不容易。在最初70亩地的土地上,120人左右的创业团队与当地政府一起白天做着水、电、路、防洪等基础设施建设,夜里研究企业发展模式。
不到一年的时间,工业厂房建立起来了,产业链招商的“普林模式”也摸索出来了。2003年第一家企业——十堰普林齿轮有限公司入驻工业园,与之有合作的三家车桥企业也纷纷入驻,8000万元年产值的普林齿轮通过产业合作引进了年产值6亿元的商业资源。“平均一个企业能带来至少五至十家甚至更多企业,我们只直接引进了十几家企业,剩余的100多家企业都是通过产业链招商引进的。”普林工业园董事长陈桂祥说。
发展壮大的工业园区,在硬件上为入驻企业集中供应水、电,修筑道路;软件上代办行政业务,搭建融资平台,进行信息共享,促进研发创新。
“没有荒废政府的任何一块土地。”古稀之年的陈桂祥说,这也是他对普林工业园区这些年发展的总结。“年亩均输出400万元的产值,而国家对工业用地的标准是200万元每亩。”
伴随着普林工业园区的壮大,如今东城开发区梧桐既绿,有凤来栖。在47平方公里的东城开发区土地上,普林工业园、和谐工业园、陈罗工业园、何家沟工业园、胡家工业园、驼鞍沟工业园6个工业园区愿做筑巢人。巢已筑,有凤来,230多家工业企业、70多家商贸服务企业衔枝而来,带来了当地2.3万多人的就业。
在东城开发区驼鞍沟工业园区,另一项以商引商惠及民生的“菜篮子”工程也在打造它的农业船坞——华西国际农商城。在440亩的占地中,华西农商城集中了500多个小商户,成了当地农副产品的“沃尔玛”,涵盖蔬果、水产、干调、副食、粮油、仓储六大交易区,日均交易额达300多万元。如今,华西农商城又有比“沃尔玛”更全面的功能,市场交易、质量检测、电子结算、金融汇兑、加工配套、物流园区……600万消费人群、300公里辐射范围,昔日单打独斗的零星小商户,如今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边角料”地发展为民
因市政建设,东城开发区许家棚村90%的林地土地被征占,留下可用的“边角料”地只有3.46平方公里。
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最大化的利用这些剩余土地,许家棚村在土地租赁、集约化利用上做起了文章。兴建厂房、配套办公楼用于出租,在高速公路边建设广告牌,以土地补偿费用为本金投资企业获取利息收入,购买商业门面房用于出租……从最初600万元的土地补偿金投入发展集体经济,到现在达到每年110万元的收入,三资(资产、资源、资金)达1亿元。
除让失地农民有房可住外,许家棚村利用获得的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补助114万余元,为全村422人适龄失地村民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另外每年投入27万余元为村民办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为60岁以上老人办理“银龄安康”保险。
如何安置被征地的农民,考验着当地村镇,也考验着东城开发区。从2007年底以来,东城开发区累计拆迁群众达3645户、10160人,拆迁面积达37万平方米。如何保障失地群众的民生,需要攻坚克难。
在东城开发区,为集约化利用土地,将宅基地安置转化为集中上楼安置,让更多的失地群众有新房可住。和谐高层安置区已为1100余户拆迁群众安置1400余套房,天津路安置区为700余户拆迁群众安置近1300套房。为让失地农民不失业,仅2017年就对200人提供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扶持创业25人,带动90人就业,新增就业人数600人。
经济发展为人民,当奔驰在发展的快车道,耳旁听见的是前进的马达声、车轱辘转动的摩擦声,更是民生保障的欣喜与鼓足干劲为建设的欢呼声。
金山银山绿水青山
流经东城开发区的马家河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开展“清水行动”的一条重要河流,先前由于缺少污水管网、季节性河流涨落和城镇建设中的废弃物,污水漫灌、水质发黑,尤其是东城开发区茅箭堂村段和刘湾村段更是臭气熏天。“疏理以前,雨季的时候河中的污水经常会倒灌到岸边,河岸周围也是工厂的废弃物,有几次都想搬离这个地方。”居住在刘湾村的村民说。
从源头上治理污染,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治理、多管齐下,管网建设以截污,搬运垃圾以清污,湿地建设以控污。
治理后的马家河以“南水北调”为背景,将1277公里长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缩小1000倍放在马家河滨河公园里,由一条1277米长的主游步道串联南水之源、林下休闲、中心广场、台地景观、饮水思源、润泽北国等六大景观节点,马家河示范段治理背景与南水北调实际工程背景完美契合。
从1992年到2018年,将近30年的发展,东城开发区已从无到有,从普林工业园的小圈变成工业园区发展的大圈。茅箭区也从过去的小山城变成现在的汽车之城核心区,在茅箭区整体的大规划、大开发、大建设的车头牵引下,东城开发区发展独特传动优势,联动其他区域部件,共同将茅箭的发展驶向快车道。如今,在十堰发展的高速公路上,经济、民生、生态等万“车”奔腾,区域发展的联动效应日益凸显。
短评
澎湃发展新动能
工业园区一般建立在城郊以外,尤其是在十堰这座山城,原以为会历经几次周转才能到达目的地。没想到在十堰火车站,坐上通往茅箭区东城经济开发区的88路公交,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这片依靠汽车发展起来的开发区,如今已在新道路上奔驰。
车多与山多是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山多,意味着可用地资源有限。在走访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当地人民对每一寸土地的珍惜。无论是普林工业园区以商招商,每亩地工业产出达400万元,许家棚村充分利用“边角料”土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还是在拆迁安置上从宅基地安置到高楼安置……都在土地利用上做足了文章。
车多,不仅仅是东风、驰田与海龙,而是公交车、火车、汽车,甚至还有飞机这个空中“汽车”。公交连接的是民生,是茅箭区民众与十堰市的往来;火车连接的是交通,是开发区走向省内外的桥梁;汽车连接的是经济,是工业发展与区域振兴的脊柱;飞机连接的未来,是以第二产业助力第三产业发展的羽翼。武当山旅游、物流业发展、品牌产品外溢……车既是品牌,也是驱动。
当站在开发区的最高点,放眼望向山脚下,昔日的山沟早已被各个工业园区填满,纵横的道路连接着厂房,厂房的边远处连接着层层墨绿的树林。马路上奔跑着的是经济发展的动轮,是民生相通的希望,也是十堰发展的未来。
感言
1986年从武汉搬来十堰,第一感觉是从平原到了“山沟”。进城得翻山,车也少,住的附近有一条小河,河边都是垃圾、流浪狗,不习惯。这些年路也平了,去市中心开车10多分钟就能到。家后面修了河源公园,晚饭后会去公园跳跳舞,在河边绿道散步。环境好,生活好,人的心情也变好了。
——刘香菊 蓝山小区居民
市政建设需要用地,我们积极配合,毕竟是为了发展建设嘛。但我们老一辈的思想还是有房才有依靠,以为被征地后老无所依,但是现在自己住上了安置房,每个月也有社保和医保,挺安心的,孩子也在附近的工厂做生意,比以前自己种地收入多!
——孔先江 西坪村二组村民
最大的感受还是“要想富,先修路”。从1995年开始帮水泥厂跑运输,从许家棚村去殷家沟往返20公里,基本上都是石子路和土路,还要经过8条河,每次过河前都要把发动机盖上避免熄火。20公里的山路半天才能跑一个来回,如今修了沥青路也建了桥,往返也就半个小时,时间缩短了,路也通畅了,生意自然就多了。
——张荣平 许家棚村一组村民
刚开始过来修建华西农商城的时候这边还是一片荒地,GPS上都没有具体定位。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这边就初具规模。在山地中新建房屋需要克服的问题比平原的更多,技术要求也更高,正是这些挑战与经验,成了我现在人生的砝码,不后悔选择这份工作、选择这里。
——赵斌 华西农商城工程部
改革与开放,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把自己做大、做强,往高精尖方向发展。改革还在继续,后浪者们要夯实基础与抓住机遇并举,对于新事物要有判断,不要盲目跟风,要抓住传统汽车工业项目的基础与优势,要敢于创新,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这也是时代的使命。
——陈桂祥 普林工业园董事长
撰文: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