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阳春
风云激荡40年,金融始终屹立潮头。
40年来,湖北金融业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在全国金融改革创新中可圈可点。
40年来,金融为湖北经济“供血”“输氧”。在经济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的今天,湖北金融业在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创举频频。
金融军团加速扩容
7月23日,在武汉上班的李梦,通过手机APP购买了众邦银行的一款存款产品,实时支取,利率是4.1%,比一般银行活期存款利率要高。去年5月开业的众邦银行,是我省首家民营银行,定位为互联网银行。
众邦银行的诞生,是我省金融军团加速扩容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之初,我省金融机构比较单一,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为银行业主力。
1992年12月,招商银行武汉分行成立,这是该行在内陆中心城市设立的首家分支机构。股份制银行的到来,以更灵活的机制、更贴心的服务,成为激活银行服务的“鲶鱼”。
至去年6月恒丰银行武汉分行开业,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12罗汉”齐聚武汉,武汉成为国内第6个“集齐”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城市。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省省级和法人银行业机构达到202家,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数量均居中部前列。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已经形成了层次丰富、种类较为齐全、服务功能比较完备的金融组织体系,涵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金融租赁、财务公司等多种主体。
创造多个国内第一
40年湖北金融改革发展史,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
1988年5月,武汉市企业兼并市场事务所成立,这是中国产权市场的起源和发端。
上世纪90年代,我省在证券交易市场先行先试,武汉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内陆融资交易中心。1992年4月,武汉证券交易中心成立,提供国债、基金和股票交易服务。国债交易价格,成为当时全国市场的指导价格。中心最多时有26只股票交易,“汉柜”闻名全国。到1997年底,共有祥龙电业、武汉中商、六渡桥、武汉石油、武汉塑料、武汉中百、汉商集团等7只股票从“汉柜”摘牌,相继赴沪深上市。
2006年,我省产权市场几经变革和整合,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应运而生。该所集国有、非国有企业的产权交易,碳排放权、排污权、知识产权、矿业权等交易于一体,形成中部地区最大的要素市场集群。
截至目前,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4354家,股权融资总金额858亿元,挂牌企业数量等主要指标居全国首位。
湖北碳排放权市场也领跑全国,通过三年多的试点,交易总量、交易总额、累计日均成交量等主要指标,在全国占比60%以上。
创新步伐从未停歇
金融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近年来,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金融业创新亮点突出。
2015年,《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专项方案》获批,这是全国首个科技金融创新试点方案。科技金融“东湖模式”让众多科技企业受惠: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风险大、科技价值高等特点,设立专门的科技银行,并创设独具特色的科技金融产品。
位于武汉光谷的佰钧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华中最大的服务外包高新技术企业,客户包括阿里巴巴、腾讯、IBM等,今年上半年获得浙商银行光谷科技支行1亿元授信,全部采用信用方式。
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全省共设立9家科技分支行和19家科技特色支行。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受到国务院,以及人民银行总行等部委的重视。
发展普惠金融,是金融补短板的关键环节。湖北独创的金融网格化和县域金融工程模式,为全国普惠金融的实践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样本。而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的推进,在全省消灭了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和行政村,打通金融服务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
金融是扶贫的重要力量。为破解贫困户抵押物不足、信用评级难题,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总结出一套“六看、五老”信用评价模式,顺利发放扶贫小额贷款。
防范风险稳中求进
改革创新,决不能制造新麻烦、新风险,更不能借创新之名行违法违规之实。
披着互联网外衣,国内金融领域近年出现一些新的风险点,P2P互联网金融频繁爆雷,代币发行融资(ICO)等新型违法违规露头……
一些银行绕过资本充足率监管,发展表外业务;一些银行热衷于通道业务,资金流入股市楼市,偏离实体经济。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为了稳中求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40年改革开放成就辉煌,与风险的成功化解密不可分。
近年来我省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表示,密切关注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地方政府性债务等领域风险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同时加强监测类金融机构和新金融业态的风险。
省政府金融办牵头,逐一摸查评估全省非法金融活动、地方金融机构、地方类金融机构、重点企业债务的风险,确保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靶心明确、重点突出。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日常工作中,构建一整套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对风险打小打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