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潜江产业带动,提升城乡一体硬实力
2018
07/25
08:47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磊 通讯员 王本伦

去年召开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作出了“支持潜江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上走在全省前列”的决策部署。

作为一个人口刚过百万的“小块头”城市,潜江主动谋划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绘就城乡发展一体化“路线图”。

全域规划 绘就城乡一张图

如何理解城乡一体化?潜江市认为,城乡一体化不能简单地靠行政捏合,需要规划先行,通过全域谋划,绘就城乡一体化蓝图,并在此引领下推进城乡形态、城乡业态、城乡生态有机融合。

全域规划,打破的是过去城与乡在发展思维和空间上的界限。

该市投资1.2亿元,聘请深圳、武汉的规划设计专家编制完成《潜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城市建设绿色发展规划以及城市给排水、城市燃气、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29个专项规划。

规划不乏闪光之处。如该市规划建设东荆新区、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汉江兴隆河生态绿道“三大亮点”片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在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亮点片区中,他们以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以举办马拉松赛事为载体,实现旅游产业与虾稻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同时携龙湾国家遗址公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熊口镇等资源,共同打造江汉平原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区,进而带动该市西南片区发展。

今年4月,一场在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举办的国际马拉松赛,为这一亮点片区赚足人气。仅“五一”小长假,该市接待游客13万人次,实现旅游产值3000余万元。

产业支撑 三大工程推进城乡融合

城乡一体化,产业是关键。潜江人深知:没有产业这一硬支撑、硬载体,无法实现城乡融合的宏伟蓝图。

该市瞄准工业、农业、旅游服务业三大领域,实施工业强市、农业富民、旅游带动三大工程。

工业强市工程是该市壮大城乡发展潜力的头号工程。过去一年,他们聚焦招大引强和产业集聚,为产城融合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2017年,潜江引进长飞集团、日本信越投资50亿元在王场镇建设长飞潜江科技园,打造光纤光棒制造区域总部。同年,园区产值达17亿元、税收8000万元。如今,飞菱、法液空、菲利华等上下游企业扎堆落户王场,该镇一举跻身税收亿元镇之列,成为全省光纤特色小镇。

农业富民工程以小龙虾为抓手,培育出华山、莱克等本土小龙虾加工企业,加快虾稻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华山公司通过反租倒包方式,建立标准化的虾稻共作基地,与广大农民建立起“我流转、你种地;我服务,你赚钱”的良性互动关系,形成独特的“华山模式”,熊口镇因此成为全国龙虾小镇。去年,该市虾稻产业实现综合产值230亿元,带动10万人致富、2万人脱贫、3000人回乡创业。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潜江人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城市半日游变为城乡多日游?

突破点就在小龙虾。去年,该市深入挖掘和拓展小龙虾美食文化、节庆文化,大力发展主题餐厅、农家乐等特色餐饮,以原生态吸引更多外地食客下乡游玩。

大力发展乡村田园观光游、乡村绿色农产品购物游、农家乐休闲游。去年,该市举办首届钓虾节,通过钓虾、农活体验等活动,让数以万计的城市人感受乡愁。

近年来,该市乡村游持续火爆。目前,已有特色农家乐185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2家。

精雕细刻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在潜江城区,大量老街、老房子一度为潜江扣上“土气”的帽子。

去年,该市以全国“城市双修”试点为契机,给老城区做“微整容”手术。

精心描绘城市线条。投资近30亿元,完成兴盛路、育才路、紫月路西扩、南浦路南延等道路连通改造,打通了一批断头路,改造了一批丁字路;坚持“窄马路、密路网”,改造背街小巷53条近58公里。

精心修补城市妆容。实施“治灰、治乱、治破、治黑、治油”等工程,投资4亿元,完成潜阳路、江汉路等11.3公里立面改造,启动章华大道10公里立面改造工程。同时,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将城市排水设施、污水管网、地下管廊等一批“看不见的工程”提档升级。

在农村,该市依托各乡镇的资源禀赋,培育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化古镇、旅游名镇,重点打造熊口国家级龙虾小镇、王场省级光纤小镇以及后湖管理区运动休闲小镇、高石碑健康养老小镇。去年,该市高石碑镇、熊口镇荣获省级森林城镇,30个村被评为全省绿色示范村。

该市实施的“一条汉江治理、两处湿地修复、三条森林绿廊、四条水系整治”,补齐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擦亮了生态底色。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