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万安桥左边是湖南,右边是赤壁市新店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宋首星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鹏 通讯员 童金健 宋首星
走进千年古镇赤壁市新店镇,脚下的每一块泥土,都积淀着厚重的历史。
2500年前,战国兵戈撞击声在这里交鸣;1800多年前,三国赤壁之战将这里纳入战场;400多年前,一座万安桥在这里横跨新溪河,连接鄂湘,成为欧亚万里茶道的起运港。
两地人民共同架起万安桥
7月9日,沿着新店明清石板街走到新溪河边,万安桥便出现在眼前。桥头立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左侧是码头,一名妇女在河边浣洗。
码头用条石铺成,石阶被岁月磨光了棱角。站在码头仰望,该桥有八墩九孔,桥面以前用18块长条石铺成,现在镶嵌在混凝土中,桥面更宽。
从桥上走过,河水清可见底。桥中自新店方向数起第五个桥墩上雕刻有一个龙头,头朝南方。以龙头为界,龙头以西就是湖南临湘市坦渡镇,以东则是湖北赤壁新店镇。
62岁的郑斌退休前是赤壁市博物馆馆长,他在新店石板街长大,现在正在挖掘新店的历史。他介绍,万安桥又叫过河桥,是明代万历年间由新店、临湘两地的商会共同集资修建。桥修成后,为算账引起争吵,差点打架,一名老者劝解:万一要打架,安可莫拆桥!老者的话赢得众人喝彩,缓和了矛盾,两地人民自此世代友好,因此得名“万安桥”。
鄂湘两地通过这座桥相连,很多临湘人因此来到新店落户,经商开店,传承后人。
鄂南第一茶港通达欧亚
万安桥旁边的码头,当地人叫桥码头,往下游分别是洋码头、大码头、下码头和渔码头。
沿着新溪河新店河岸,街边铺的是长条石,当年的铺面还在,只是大门紧锁。郑斌介绍,新店这一侧河边原来都是吊脚楼,就像凤凰古城一样,楼上是茶馆酒馆,楼下则是码头。
史料记载,在明清时代,新溪河在羊楼洞、赵李桥、新店都有码头。但羊楼洞、赵李桥的新溪河水浅,无法停靠大船,而新店河水较深,大船可直通长江。新店镇也凭借码头水运之利,一跃成为周边数十里最繁华的集市。特别是到了清代,俄罗斯、英国等多国茶商在羊楼洞开茶厂,工人将青砖茶从羊楼洞经陆路运到新店装船,运往亚欧等地,欧亚万里茶道第一个港口由此而来。
据民国初年的《农商部第三次统计》,湖北每年产茶约40万担,其中羊楼洞等集散额过半,为鄂南第一大茶区,新店则是第一大茶港。
明清石板街沧桑巨变
郑斌介绍,新店有史可查的历史长达2500多年,楚威王征服吴越后,在这里夯土成城,成为江南政治经济中心,这是目前我省在江南发现的唯一一座楚城遗址。
三国时期,东吴鲁肃在这里建土城屯粮,遗址就在现在的土城村,也叫太平城。1974年3月1日,这里掘出东吴青瓷碗2件。后来京港澳高速修建时,省市文物部门在此发掘百余座古墓,出土了千余件战国和西汉时期的文物。
明洪武年间,新店已十分繁华,商铺林立。众商户们集资,从常德、修水运来长条麻石铺路,形成如今的城镇雏形。
石板街本来有四街两巷,在上世纪40年代,这里惨遭日军轰炸。解放后,政府为了防洪,在黄盖湖入江口修了闸,水运也随闸门的关闭而停止。
现在新店镇古街只剩下3条街道,由2.3万多块条石铺成,全长1800多米,两边保留着200余家商铺及大量鄂南古民居。
古老砖茶继续飘香
“烟火千家人两岸,新溪一曲柳千条。”改革开放后,新店在保持明清石板古街原貌的同时,街区向四周扩散,面积是以前的4倍以上,镇区人口增加至6000人以上。
新店镇党委书记罗建平说,新店除了对土城、万安桥、明清石板街等古迹继续大力保护外,一系列新项目正在落地开花。投资18.5亿元的湖北赤壁马蹄湖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已完成项目规划,投资3.3亿元的新声微智能耳机研发制造和运营项目即将落地,其他农业产业等一系列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现在,该镇益阳桥村有万亩茶园,引来投资上亿元的茶叶深加工项目落地。届时,这里将形成观、采、制、品茶等茶产业综合体,让砖茶继续飘香。新店还有更长远的谋划,打造以楚文化为标志的景区,重现江南第一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