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文娟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经济活力,决定着一省经济的活力。
展阅2017年县域经济成绩单,竞进态势跃然纸上——
综合实力提升。县域经济总量首次跨越2万亿元,生产总值达到22059.9亿元,比上年增长7.7%。
支撑作用稳固。县域GDP占全省60.4%,连续三年占比保持在60%以上。“排头兵”实力攀升。GDP过500亿元的县市区由10个增至13个;大冶、宜都、枣阳、仙桃进入“全国百强县”。
火红六月,行走荆楚大地,县域经济竞相发展的勃勃生机扑面而来。
高位谋划
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
6月25日,大冶。汉龙汽车有限公司焊装车间,一排排工业机器人舞动手臂,汽车生产线上一派繁忙。
与汉龙汽车一路之隔,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拥有国内首创的磷酸铁锂C60先进技术,已成为国内领先的高端汽车锂电池基础材料领军企业。
两家企业珠联璧合,勾画出大冶新的支柱产业。全产业链布局县域经济,我省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的重要突破方向,汉龙、融通在生动诠释。
5月15日,省委出台《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 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决定》,勾画县域经济新的发展目标与蓝图:
努力挖掘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发展新优势,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支持20个左右发展后劲足、承载能力强的县(市、区)建设成为新的增长点,力争更多县市区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先进行列。
进入二季度后,省委领导密集调研县域经济发展态势。“县域是解决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战场,是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三大攻坚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谋划和发展县域经济,久久为功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把县域经济摆上事关全省全局的重大战略位置,省委、省政府高位谋划,高位推进。
战术上强有力地推进。召开高规格的现场会,总结分析经验,谋划具体措施,推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建立考核评价机制,一年一考核、一年一排序、一年一公布、一年一表彰,让“考核棒”成为“指挥棒”;加强分类指导,研究制定支持县域经济强县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一批重点县(市)率先突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先进行列。
政策向县域倾斜。近年,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若干意见》 《工业经济稳增长快转型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给出真金白银——开办企业、项目审批时限再压50%;建立差别化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对新经济领域的企业实行水电气等生产要素优先供给、优惠价格;将工业基本电价降至中部省份平均水平及以下;统筹安排7亿元省级财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专项资金;技改项目地方新增财力连续3年全部奖补给企业。
县市奋发作为,争先进位。2017年,GDP过500亿元的县市区由10个增至13个,大冶、宜都、枣阳、仙桃进入“全国百强县”,全省县域经济总量首次跨越2万亿元,生产总值达到 22059.9亿元,比上年增长7.7%。
一号工程
趟出特色振兴县域路
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
立足地域,因地制宜,聚焦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荆楚大地上趟出了各具特色的振兴县域之路。
孝感市高新区里,汇聚了日本矢崎、日本小糸、中央发条等20多家日资企业,占外资企业的60%以上。目前,这里正将日资产业园打造成集汽车零部件、机器人、光电子、综合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产城融合产业园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进入新时代,经济竞争进入全要素竞争时代,集聚发展成为振兴县域经济的重要方向。
立足县域,更要着眼全局,获取最优要素配置。红安经济开发区新型产业园,地处武汉“半小时经济圈”核心区。7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原,该县加强与武汉高新区对接合作,坚持政策“引”、平台“聚”、产业“兴”、环境“留”,让园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目前,新型产业园落户企业450家,规上工业企业产值突破70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园区进入动能聚集期、产能转化期和能量释放期。
在京山,“招企业”向“招产业”演进,开展产业链招商,建链补链强链,引进一个企业兴起一片产业,引进韩国和承、韩国平和等8家国际、国内知名汽车配套企业入驻,汽车零部件产业从无到有;引进广东超能、雷一重工等8家农机装备制造重点企业,开创全省自主生产大中型农机装备的先河;引进闽中集团,吸引永兴食品等8家关联企业落户,形成了食用菌全产业链条。集聚式发展,使得京山县稳居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
节会招商、乡情招商、重资产招商、资本招商、以商招商……各地纷纷使出高招、妙招,创新招商方式。
审批流程再造,减少审批环节;创新融资方式,推广“银政企集合贷”“助保贷”等新型融资模式;畅通服务通道,完善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服务企业质效……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保姆式”服务,在全省兴起。
暖巢引来百凤栖。新的趋势开始显现,一个个大项目引进来,县域产业开始迈向绿色化、品牌化、集群化、高端化。
技改创新
不断刷新县域经济“颜值”
产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如何兴产业?做优存量,优势骨干产业技改升级;做大增量,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金澳科技,潜江石油化工产业龙头。通过技改扩规,其产品在去年便提前达到“国五”“国六”油品标准,同年11月初,金澳签下850亿元大单,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对金澳,这是高质量发展路上的一大步;对潜江,也是传统产业奋力前行的一大步,石油化工、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等优势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转型路上,潜江坚定不移地把培育核心竞争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先后出台《工业经济跨越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等十余项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技改扩规。
技改升级,让企业焕发生机活力,让产业迎来“又一春”。去年,潜江市工业投资完成319.3亿元,增速全省第一,同比增长62%。
眼下,围绕“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各市县纷纷制定行动方案,出台政策措施,设立专项资金,助力技改。
落实“零土地”技改政策,激励企业全面提升产品技术、智能制造等水平;设立技术改造专项基金、产业转型升级资金,支持企业实施技改;常态化开展“优服务促发展”,问计于企、问需于企、问效于企……一批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技改项目,瞄准高质、高效发力,不断刷新县域经济“颜值”。
老树发新芽,新枝更吐绿。依靠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各地力促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涌现出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孕育出新的产业之光。
毋庸讳言,尽管县域GDP已占全省60.4%,但面对周边省份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态势,我省县域经济总体偏弱、实体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仍较突出。在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我省仍需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效,引领县域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人们期盼着,湖北县域经济早日挺起更强脊梁,撑开荆楚大地更广阔的发展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