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神农架:绿色发展澎湃新动能
2018
06/07
10:35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翟兴波 通讯员 王欣 赵贝

高山杜鹃傲然绽放,万亩海棠灿若云霞,入夏的华中屋脊繁花似锦。

循着“美丽”的步子,奏着“生态”的曲子,神农架收获满满:5月28日,神农架中草药文化游入围湖北首批中医药康养旅游路线;5月19日,神农架荣膺全国“十大生态旅游目的地”称号,湖北仅此一家;同日,入围“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4月9日,上榜“国人最向往十大康养目的地”……作为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域,神农架森林覆盖率达到91.1%,生态环境、旅游禀赋、空气质量长期居全省前列。“宁可利用不足绝不过度开发”。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坚持“保护第一”理念,强化集聚新动能,挖掘培育新增长点,让绿色发展惠及每一个神农架人。

保护第一,五大景区“限流”

6月5日,雨后初晴。神农架国家公园房界垭209国道沿线山林如洗,白桦树、落叶松随风摇曳,沙沙作响。树影斑驳中,一座长43米、宽8米、高7米的拱形天桥掩映其中,横跨公路两侧。

这座天桥,是神农架刚刚竣工的一处野生动物通道——“国宝”金丝猴通道。它的建成,标志着华中地区首处生境廊道“诞生”。这些专为动物精灵打造的迁徙通道,是神农架林区生态高质量发展的写照。

今年5月1日,《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国家公园内禁止一切狩猎捕捞活动,就连揭草皮捡鸟蛋也不准。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王文华说,国家公园实行分级分类保护,禁止一切开发建设和人为的干扰活动。现有建设项目如果不符合规划,也要按要求限期改造或者拆除。

《条例》实施以后,神农架传统的6大景区有5个在“限流”之列,分别是神农顶、大九湖、官门山、天生桥和神农坛。对于旅游几乎是“唯一产业”的神农架来说,限流意味着“割爱”,但这正显示了“保护第一”理念的真正落实。

“神农架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三峡库区、丹江口水库的重要生态屏障,在长江经济带和全省发展中责无旁贷、使命光荣。”神农架林区党委主要负责人说:“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保护第一’,宁可利用不足绝不过度开发,更不能走粗放开发利用的老路。”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神农架人逐渐意识到,保护与发展只有同频共振,绿色才能永恒。神农架林区水利电力局局长贺德富举例说,小水电站曾为神农架过去发展作过贡献,但也使部分河流水量减少,影响河道周围的水生态环境。现在,它们将陆续退出历史舞台,把清水还给河流,把河流还给大自然,把绿色打造成发展的底色。截至目前,神农架全境已关停18座水电站,退电还水、生态放流,一条河一条河落实,实现溪水长流。

除此之外,神农架还启动了为期三年的“三绿工程”,覆绿、增绿、改绿,一座山一座山增色,修补林间“天窗”,修复山间“疤痕”,实现全域绿化。

强“旧”掘“新”,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站在神农架域内任何一点,转身360度,都能看见绿色,这是神农架取之不竭的“绿色资本”。“生态保护时代的神农架,旅游将成唯一核心产业。”这在神农架逐渐成为共识。

根据相关部门评估,神农架旅游产业和旅游带动对地区GDP的贡献已超过50%;如果反映在就业、利税和城镇农村“两收入”的增长上,更是占到三分之二以上。

一边是绿色资源,一边是最强保护;一边是旅游增长,一边是景区限流。如何在保护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神农架探索强“旧”掘“新”、聚“能”挖“潜”的路子。

“限流”之后的神农架旅游,如何实现“量减收入增”?神农架林区旅游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神农架正在精心打造全域旅游、四季游和乡村游,推出了“花·色·云·雪”四季游、“美丽乡村”游、“研学游”等系列旅游产品。游客到神农架,除了游玩传统的6大景区,还可以到香溪源、犀牛洞、红坪画廊等景点,感受不一样的神奇秘境,体验神农大山的静谧、休闲。

湖北省首批中医药康养旅游路线、全国十大生态旅游目的地、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国人最向往十大康养目的地……每一个称号,都是神农架旅游特色挖掘、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新动能的强化和集聚,新增长点的挖潜和培育,已经成果显现。几天前,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就迎来了广州“自然研学”系列首发团,期间主要围绕动物、植物、地质和文化传承等主题开展为期七天的研学活动。“要把神农架的绿色价值、生态价值通过旅游活动彰显出来,加大生态文化挖掘力度,推动研学、康养等新业态新产品发展。”神农架林区政府负责人说,以“旅游+”“+旅游”推动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注重在旅游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真正实现旅游扶贫、旅游富民。

以人为本,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神农架被誉为北纬31°上的绿色奇迹。她有着“华中之肾、华中之肺、华中水塔”的美誉,拥有中国唯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成员、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三冠王”名录遗产地。

这些“国际名牌”如何转变成神农架人的民生福祉,是验证绿色发展成果的关键。神农架探索“林下模式”,发展“林下经济”,中华小蜜蜂(中蜂)养殖、中草药种植、冷水鱼养殖等林下产业蓬勃发展,8万神农架人依靠“绿色银行”脱贫致富,福祉翻番。

山高路远,资源匮乏,曾经是制约神农架医疗发展的瓶颈。现在,经济发展的成果已经惠及到了医疗服务,神农架的医院从边远林区落后医院,一跃成为国家医改示范典型医院。

通过引进十堰太和医院托管神农架林区医院模式,推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打造医联体,让神农架老百姓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转诊有绿色通道的便捷服务。“而今,神农架正积极打造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本地居民和游客的医疗卫生条件,这也是神农架绿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太和医院神农架人民医院院长曾少波说。

今年2月,神农架林区在2017年度全省群众安全感调查测评中,群众安全感、社会治安满意度、公正执法满意度、平安创建知晓率和参与率五项指标均排名全省市州第一。

除此之外,神农架所有学校、养老院、福利院都实现了集中供暖,发展成果更直接、直观、真实地回馈到广大群众身上。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