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湖北富硒稻米企业标准新闻发布会在武汉举行。通讯员 胡酉雯 摄
长江商报消息 首款标准化富硒稻米诞生,江汉平原打造“中国富硒粮仓”
□本报记者 徐靓丽
硒,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们对健康日益重视的今天,从颗粒到胶囊、从大米到护肤品,各类硒产品琳琅满目。补硒成为人们对健康的一种需求后,中国硒产业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
日前,在江汉平原诞生湖北省首款全产业链、标准化栽培、种植、生产、加工的富硒稻米,江汉平原有望借助该项试验成果将湖北的“鱼米之乡”打造成为“中国富硒粮仓”。
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院长戴光忠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湖北省富硒产业发展迅猛,2016、2017年两年,富硒产业的年产值都超过了600亿元,有望提前实现在2020年成为千亿产业的目标。
湖北富硒产业企业达1595家
日前,武汉大学富硒水稻研究中心、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和湖北沙洋广华农工贸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湖北省富硒稻米企业标准。
据介绍,湖北标准化富硒大米产自位于沙洋农场的湖北省富硒水稻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该基地由武汉大学富硒水稻研究中心、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和沙洋农场联手打造,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担任首席科学家。
经过2年的研发、攻关,朱英国带领研发团队,结合江汉平原富硒土壤特点,从20多个品种中培育出广适多抗、耐高温和氮肥利用高效的杂交稻品种。
湖北富硒产业研究院院长戴光忠介绍,湖北省富硒产业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省富硒产业企业1595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仁山介绍,生态富硒水稻新品种培育项目属于《湖北省优质高效农产品富硒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研究》的子课题。红莲型杂交稻具有高产、优质、氮肥高效等显著特点,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
沙洋广华农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铭告诉长江商报记者,该公司作为种植加工方、试验组织实施方,能够利用集体管理模式,在万亩试验田成功进行了包括使用硒营养剂水稻硒含量和品质对比、不同水稻品种聚硒能力对比、不同浓度硒营养剂使用效果对比等5个方面的试验研究,最终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2016、2017两年产值均超600亿
硒作为一种微量元素,为何如此受到人们的青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田熙科介绍,1817年瑞典化学家发现并命名了硒元素,1957年首次发现硒是保护营养性肝坏死的重要因子,开始硒的营养学研究。1979年中国发表补硒可有效预防克山病,2003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认可硒为防癌抗癌剂。目前,中国富硒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发展迅速。
戴光忠告诉长江商报记者,经过调查,湖北省的恩施州和江汉平原富硒土壤条件好,同时湖北省也最早对富硒产业提出了整体规划。记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2015年9月,湖北省政府批准发布《湖北省富硒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将湖北富硒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到2020年将富硒产业打造成产值过千亿元的富民产业。
戴光忠介绍,湖北省富硒产业发展迅猛,2016、2017年两年,湖北省富硒产业的年产值都超过了600亿元,有望提前实现在2020年成为千亿产业的目标。尤其是这次富硒稻米企业标准的发布,可以说集中了土壤质量研究、农学育种研究、质量与标准研究、硒化学研究、集约高效生产组织方等5个高水平团队的合力,打造出了优质、适合推广的农产品。
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博士黄荣介绍,富硒水稻产业标准体系目前还不健全,各地并不统一,制定企业标准将有利于产品今后的推广,推动湖北乃至全国硒产业市场的发展。
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院长戴光忠:
加强科技支撑 培育龙头企业
对话
长江商报:富硒产业的前景如何,哪些省份富硒产业做得比较好?
戴光忠:中国居民对食品的营养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开发硒资源、利用硒资源、发展富硒产业的热潮正在国内兴起。当前的研究表明,国人对硒这种微量元素摄入量普遍不足,需要科学补硒,富硒食品将越来越受欢迎。
已具一定产业规模的省份主要有陕西、贵州、湖南、江西、安徽、四川、浙江、海南、山东、河北、黑龙江、重庆、江苏等,富硒产品种类繁多,包括富硒茶叶、富硒蔬菜、富硒粮油、富硒果品、富硒中药材、富硒畜禽产品、富硒水产品、富硒肥料、富硒饲料、富硒矿泉水等。
长江商报:湖北省发展富硒产业的优势何在?
戴光忠:湖北硒资源优势显著,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恩施州硒资源富集属世界罕见,拥有全球唯一沉积型的独立硒矿床,被国际组织誉为“世界硒都”,由富硒岩石、富硒土壤、富硒矿泉水、富硒动植物等天然资源聚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然富硒生态环境,十分适合发展富硒的特色农产品;江汉平原富硒土壤面积广阔,连片性好,又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十分适合发展富硒的大宗农产品。可以说,这种组合优势在全国都是少有的。
从顶层设计来看,湖北省是最早对富硒产业进行省级规划的省份,《湖北省富硒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于2015年经湖北省政府批准正式发布,有规划发展就有目标,更能形成龙头产品、产生好品牌,进而带动整个产业发展。
长江商报:要实现湖北富硒产业产值过千亿,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戴光忠:首先,需要完善科技支撑体系。一是加快实施“金土地”工程,给土地做好“体检”,弄清楚哪些土地是富硒土地,种植什么作物更好;二是支持省内一批有关富硒产业的科技创新平台建实、建强,启动一批重大基础性、应用型科研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其次,要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加快培育龙头企业,积极打造富硒产业示范县、示范园、示范基地,加强硒科普宣传,进一步提升“世界硒都”、“富硒粮都”的知名度,打造“珍硒湖北”公共品牌,同时大力培育一批富硒产品品牌。
最后,完善质量保障和市场诚信体系。硒作为微量元素,人体需要但是也不能过量,要在健全硒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开展富硒产地和产品认证,同时做好市场监管,保护好富硒品牌,让消费者买到安全、放心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