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图为:华中智谷建筑外墙呈现像素般的奇幻效果,成为北太子湖畔一道亮丽风景。
图为:全国第4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落户华中智谷。
图为:中芬智谷(武汉)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康阳介绍华中智谷建设和运营情况。
图为:中文在线湖北公司负责人介绍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
图为:中文在线华中区域总部数字出版产品展示厅。
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唐晓安 通讯员 张敏 张欢 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勇
纵观武汉近年兴起的一个个繁花似锦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华中智谷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格外引人注目。
这个伴随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兴起,抢抓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落户机遇而崛起的文化创意园区,短短几年间,吸引一大批知名数字出版企业,如中文在线、当当网、中国环境出版集团、人机科技、中影时代、众海加速器等企业在此设华中总部;园区产业形成以数字出版为主,集文化工业、文化创意、教育展示、文化传媒、智能制造等为一体的发展态势。
业内人士认为,在大数据共享智能时代,数字出版具备海量存储、搜索便捷、传输快速、互动性强等特点,正深度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数字出版物也并非单指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更包括网络原创文学、短视频、网络地图、数字音乐、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华中智谷快速崛起,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打破“一车独大”发展格局,注入强劲活力。
聚三大国家平台 打造文化产业创新高地
驱车沿武汉西三环行驶,途经武汉开发区北太子湖时,细心的人们会被湖畔一幢幢色彩斑斓的高楼吸引。“这15幢现代高楼,就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华中智谷一期项目所在地。”华中智谷文化创意园运营管理机构——中芬智谷(武汉)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康阳介绍,华中智谷因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而生。2011年,经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武汉华中智谷成为全国第4个获批的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也是华中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
规划占地246.6亩的华中智谷园区,一期15幢、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的园区已交付使用;二期建筑总面积35万平方米的园区正在兴建中,预计2019年底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园区签约企业57家,员工规模达2000人。入园企业中,文化数字出版类企业11家,服务配套企业或机构3家,数字出版产业相关行业企业37家。2017年营业收入达34亿元,税收超过1亿元。
漫步这片充满梦幻般景致的时尚创意街区,宽敞、舒适的办公楼,与绿丛簇拥的开阔街面,和谐搭配。从空中俯瞰,宛如一幅长江三峡风光图。
今年初,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华中版权登记大厅落户华中智谷。这是继上海、深圳、成都之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在北京以外设立的第4家直属版权业务受理机构,服务辐射华中多个省市。意味着,今后武汉各类作品登记和软件著作权登记再也不用跑外地,在家门口就能办成。
专业人士认为,坐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和国家版权保护中心于一体的华中智谷文化创意产业园,必将助推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迈向新高地。
华中智谷投资方——武汉文发集团,是经武汉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大型国有文化企业,主要负责文化产业投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的构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打造文化产业创新高地,吸引各方人才和产业集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拿出了最好地段,聘请了北京“水立方”设计者担纲园区建筑设计,同时,邀请到国际工业设计先驱——深圳中芬设计园、优秀城中村改制集团典范企业——武汉潮江集团共谋发展,成立中芬智谷(武汉)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合资参与华中智谷的运营管理。
武汉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地处武汉三环线与江城大道交汇处的华中智谷,周边商务、会展、休闲、娱乐、教育、金融等配套设施齐全,交通极为便捷:贯穿武汉三镇的多条轨道交通在此交会,出行20分钟可抵武昌火车站,30分钟可抵三镇各中心区,40分钟畅行武汉机场、武汉火车站。
总部企业纷纷入驻 催生全产业链聚合效应
作为全国14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之一,华中智谷发展定位为互联网+数字文化产业特区,打造数字出版、文化传媒、创意文化、文化工业、展示交易、智能制造、创新教育和商务服务8大产业链。
目前华中智谷已吸引中文在线、当当网、中国环境出版集团、人机科技、中影时代、众海加速器、虎客影像等知名数字出版企业进驻,形成了数字出版内容生产提供,运营、展示、推广、资金、技术配套齐全的产业链。
作为最早落户华中智谷的数字出版运营和推广企业,国内最大数字出版企业中文在线,2013年11月投资1亿元成立湖北全资子公司,在基地设置中文在线华中区域总部。目前,由该公司开发的书香中国互联网数字图书馆、云屏数字借阅机等数字出版产品覆盖全国近30个省市区。“武汉高校众多,科教发达,是中文在线在全国优先布局的重镇。”湖北中文在线总经理杜嘉,这名“归来黄鹤”介绍,近年来,湖北中文在线业绩快速增长,2016年营业收入超4000万元,同比增长近97%;2017年营业收入又有大幅增长。根据公司规划,未来湖北中文在线将开展全民数字阅读平台建设、移动教育、数字化教育、数字农家书屋、华中地区数字版权交易等多项业务。
同样,作为数字出版运营商,2017年3月,当当网全球数字出版总部进驻华中智谷。
位于基地入口处的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是原环境保护部直属文化企业,是我国唯一一家以环境科学书刊为主要出版对象的专业出版社。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心亮说,传统出版业正处于快速变革期,网络科技的日益发展使得数字出版相对于传统出版具有极大优越性,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经营环境、平台创新服务、企业资源在国内具有强大竞争力。他认为,中国环境出版社作为内容提供商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将会在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这个平台上与技术提供商和渠道运营商相互融合、深入合作,做大做强出版主业,做优做实环保产业。
作为数字出版原创内容生产商,2017年10月落户的中影时代,计划用1至2年时间在华中智谷打造一个动漫园中园,用2至5年整合武汉动漫资源,打造华中最大动漫产业基地。
2017年10月获批的国际电影工程技术产业基地项目,拟投资240亿元,打造影视媒资大数据中心、美国尤尼斯集团中国总部、美国庄臣集团中国总部、中国电影工业主题公园、中国电影数字图书馆等。
同样作为数字出版内容生产商,不久前落户的虎客影像,其制作的《武汉光影故事》短视频,深受观众喜爱;“魔力武汉”已成公司品牌账号。
本月入驻的众海加速器,不仅有源自阿里的基因,更有C50中国文化产业投资50人的强大资本力量作为支撑。他们的加盟不仅为入驻企业带来了强而有力的资本对接、成熟管理系统输出,也为基地引入了一大批成长性很强的创业团队。
专门研发智能场景化交互应用产品的武汉人机科技,是隐藏在数字出版幕后的技术支撑。该公司研发团队曾参与提供广州亚运会、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上海世博会等国际大型展会智能会议技术支持,其研发的产品广泛应用于上海浦东图书馆、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等。当前,该公司正深度参与华中智谷联合数字图书馆、军运会联播平台、车都少儿未来生活馆等创意平台的建设。“全产业链企业集聚,生产要素无缝对接,必将不断产生聚合、裂变效应,推动华中智谷加速度发展,为武汉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康阳说。
创新七大研发板块 犁开文创产业新蓝海
数字出版作为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是一片待深入开发的蓝海。
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作为全国14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之首,2017年营业收入489亿元,并形成了数字出版、文化装备、动漫游戏影视、数字创意技术四大产业集群。广东、江苏、重庆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紧随其后。
面对产业发展蓝海,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未来如何进一步做强做大?康阳介绍,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在近年积蓄力量的基础上,正按“一地一馆一平台”和七大平台运营系统建设目标加速推进,助力实现数字出版行业众创孵化平台的产品、企业和专家聚合,孵化及培育十大产业门类(重点打造数字图书、数字报刊、互联网出版、手机出版、数据库出版、按需出版和数字印刷、网络游戏和动漫、数字音乐、数字教育、跨媒体复合出版),打造中部数字出版产业高地,力争2018年基地营业总收入突破50亿元,2020年基地营业总收入达180亿元,成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产业重要增长极。“一地”指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一馆”指数字出版行业规划体验馆,“一平台”指华中数字出版基地众创孵化平台。七大平台运营系统指打造数字出版成果展示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创新引智平台、专业展览公共服务平台、众创空间公共服务平台、投融资及产业资金扶植平台、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华中版权登记大厅服务平台。
在武汉人机科技CEO孔军看来,“一地”的建设,重点在于基地内配套服务硬件设施完善;“一馆”的建设,重点打造成为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数字出版行业的技术体验中心、应用平台展示中心、创新产品推荐中心及行业峰会交流中心。孔军认为,占地246.6亩的创意产业园区,物理发展空间毕竟有限,而借助互联网思维,规划体验馆建设企业品牌展示墙、路演平台、应用体验中心等,将突破产业园物理空间限制,实现无限不可能。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为吸引更多优秀数字出版企业、文化创意人才落户华中智谷,去年以来,武汉开发区出台了“黄金三十条”等激励发展政策,武汉市委常委、武汉开发区工委书记胡亚波等纷纷到基地调研,协助解决发展难题。
日前,武汉开发区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正深化服务,更好地支持华中智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