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图为:3月8日,在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到站的列车集装箱货物通过货车转运。
图为:3月8日,市民在全球保税商品直销中心选购进口商品。
图为:3月8日,位于临空港经济开发区的武汉自贸城已经建成。
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成熔兴 通讯员 彭吉松 宋亮 徐璐
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倪娜
“只需14天时间,能将200余种欧洲商品运回武汉,快捷、便宜而且新鲜。”3月10日,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以“中欧班列送来欧洲商品”为题,再次聚焦汉欧班列。
“2014年以来,汉欧班列登上中央主流媒体已有上百次。”武汉汉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利军说,2017年汉欧班列实际发运377列,重箱率达97.71%,运营能力在全国名列前茅,“如今,在国内谈‘一带一路’必看中欧班列,谈中欧班列必看武汉。”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坐拥汉欧班列始发站,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汉欧班列起始站周边聚集了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临空港园区、国家整车进口口岸等一系列外向型服务平台,形成了以保税、外贸、物流、快递为特色的武汉临空港综合保税物流产业园。园区负责人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该园区经历了公路物流扎堆、B型保税物流中心建成、中欧(武汉)班列引领、综合保税区落户等四次功能迭代,形成了如今“综合保税+国际商贸+现代物流”的产业4.0版,不仅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武汉市外向型产业聚集的高地,让临空港经开区站上了湖北通往世界的“风口”。
1.0版
二千八百余家物流企业扎堆
3月11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驾车驶入武汉临空港经开区,沿着东西湖大道一路向北,车辆往来不息,既有跨省运输的大型货车呼啸而过,也有印着顺丰、京东等知名电商企业LOGO的小型货车穿梭其间。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地处武汉西大门,107国道、316国道、沪汉蓉高速、京港澳高速在区内纵横交错。而且,该区毗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最短车程不到20分钟,从这里出发乘坐飞机,仅需两三小时就能抵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等国内城市。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使临空港经开区成为各大物流企业扎根武汉、布局华中、通达全国的首选之地。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2800余家公路物流企业沿107国道布局,一直从高桥蔓延至吴家山、舵落口,物流产业成为该区原有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产值占武汉市物流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目前,临空港经开区已汇聚京东、顺丰、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商企业,以及天地华宇、德邦物流、盛辉物流等现代物流企业。此外,良品铺子、周黑鸭等知名食品企业也将物流中心布局于此。
2.0版
建成华中地区首个保税物流中心
不过,这样的公路物流集群对于地方经济拉动有限,很难留下上游产业聚集。为此,上世纪初,临空港经开区将视线由国内转向世界,积极建立通达全球的交通网络,配套保税通关平台,推动物流产业向国际铁路、航空运输升级,并吸引涉外商贸企业入驻。
2009年,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行,成为华中地区首个B型保税物流中心,具备保税仓储、进出口贸易、出口退税等多项“境内关外”服务功能。
2010年,中铁联集武汉集装箱中心站落户吴家山,成为原铁道部批准建设的全国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并获得国家一类铁路口岸资质。外贸货物在这里装车、封箱、出关,可经京广铁路对接全国铁路网,直接出国。
这次迭代升级,使临空港经开区的物流插上了外向型翅膀,海关、检验检疫等“一关两检”部门相继入驻,吸引了锦海捷亚、DHL等一批从事国际物流、货运、报关业务的企业。截至2017年,临空港经开区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业务总票数为11.73万票,总货值为142.36亿美元,总货运量99.27万吨,征收税款为29.89亿元人民币,通关商品种类包括食品饮料、电子元器件、机械设备、化工原料、纺织品、光缆、数码相机和手机等,服务范围涵盖湖北、安徽、山西、江西等十余省市。
3.0版
汉欧班列成就“一带一路”重要节点
2011年由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国内产业转移,大量外向型制造企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省份转移。如何减少这些企业商品外运的物流成本,将海岸线拉到家门口,成为所有城市思考的问题。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则明确提出要“形成陆海内外联运、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中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简称中欧班列)成为国家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
在此背景下,2011年“渝新欧”首次启程,一时间,全国50余座城市相继开通西向欧洲的货运班列。千帆竞发中,武汉市积极作为、奋勇争先,于2012年10月开通首趟中欧(武汉)班列试运行,2014年实现常态化运营,四年来发展迅猛。目前,中欧(武汉)班列运行稳定,开行线路及辐射范围、发运列数、货量、货值等主要生产指标在全国长期位居前五名,尤其是回程货量、重箱率这两项代表市场化运营水平的核心指标,更居全国第一。
武汉临空港综合保税物流产业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楚汉介绍,汉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后,该园区成功吸引班列运营商——武汉汉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入驻,并相继成立汉欧国贸、汉欧供应链、汉欧陆港等公司,形成了完整的“物流+商贸”产业链条。现在,每天有来自湖北、长三角、珠三角的汽车整车与零配件、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农副产品经过这里,运往中亚、东欧及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等地,而法国波尔多一级酒庄的原装葡萄酒、俄罗斯的小麦粉、白俄罗斯的液态奶、哈萨克斯坦的葵花子油等中亚、欧洲食品则通过这里走上国内市民餐桌。
火车呼啸、货物辐辏,各国政要、客商纷至沓来,“临空港”之名与汉欧班列一起,漂洋过海,叫响全球。
4.0版
综保区落户让“厚积”变“薄发”
汉欧班列的开通,令临空港经开区的保税物流产业迭代升级,但问题开始凸显:根据国家政策规定,保税物流中心只能进行涉外货物的通关与流转,无法从事加工制造业务。
2017年,临空港经开区再迎政策利好——经过多年努力,武汉新港空港保税区终于获批成立,于当年8月正式封关运营。武汉新港空港综保区是湖北省第二座综合保税区,采取“一区两园”模式,设新洲阳逻和临空港两大园区。其中,临空港园区就是在原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的基础上升级建设而来。
马楚汉介绍,与保税物流中心相比,综保区最大的变化是能够进行加工制造业务,业务覆盖更为广泛。在此利好推动下,2018年1月,临空港综保园区进出口总货值达1.09亿美元,通关票数1808票,进出口货运量6412.84吨,征收关税及增值税2900.55万元。目前,临空港园区已引进以集铁国际物流、中欧国际物流、欧亚国际物流、九米通国货运等为代表的企业27家,服务涵盖国际物流、国际货代、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此外拉动了贵重金属加工、生态家居及智能手机生产等一系列外向型高端制造类企业入驻。
据统计,2017年该园区招商引资签约投资额完成269.3亿元,引入50亿元以上项目2个,30亿元工业项目1个,引进总部经济项目2个,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研发机构2家,引进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投资项目1个。下一步,该园区将积极申报“国家检验检疫试验区”,加快汉欧国际物流园、跨境国际监管仓项目建设,尽快启动湖北临空快件中心、整车进口口岸运营,进一步完善综合保税服务功能,释放产业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