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十堰的背后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刘汉泽 通讯员 黄五清 刘涛
“有了这两项技术,娃娃鱼生病就不怕了。”21日,十堰余氏大鲵原种场与中科院院士桂建芳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大鲵鱼病快速检测诊断和健康养殖技术标准制定方面展开合作。
地处鄂西北山区的一家小企业,缘何能得到院士的技术支持?这得益于十堰“柔性引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十堰近几年先后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59个,引入专家团队成员300多人,吸引各类科技领军人才312人落户,有效破解了人才的制约瓶颈。
人才之痛
1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内,连排的机器人手臂忙而不乱,金属片翻飞中,一个个汽车零部件走下生产线。
“去年的产值同比增长218%,今年前10个月增长了138%。”企业快速发展,十堰凸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子卫难掩喜悦。
两年前却不是这样。当时,公司无法解决高强度钢板冲压回弹问题,产品一次性成形率不到60%,成本居高不下。唐子卫四处奔走:“请遍十堰所有专家,没人能解决。”
作为车城,竟然缺少汽车行业的顶级专家,让人尴尬!
十堰,因车而建。建市之初,全国各地近10万人才大军聚集十堰,支援“三线”,建设“二汽”。人才,带动十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实现跨越式发展。
进入新世纪,十堰高端人才进入“自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阶段。数据显示,2014年以前,十堰没有一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拥有科技领军人才数量不足全省20分之一。
薄弱的科研力量卡住了发展的脖子:十堰娃娃鱼养殖起步早,却无法突破人工繁殖率低的难题;秦巴山区是天然药库,但90%的药材未经过科学培育,大面积种植的成分含量不稳定……
柔性引智
人才瓶颈如何突破?十堰一直寻求破解之道。
2014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调水,北京与十堰展开对口协作。十堰求贤若渴,把寻求技术、人才支持,列为主攻方向。
当年,首届“北京院士专家十堰行活动”举办,10多名专家院士来到十堰。唐子卫借此机会认识了国内最权威的车辆工程专家钟志华院士。他8次入京请教,终于打动了钟志华、顾国彪两位院士。在院士的帮助下,凸凹模具高强度钢板冲压回弹问题得到解决,生产成本降低30%。
凸凹模具不是个案,一批企业享受科研技术的红利,让十堰更加意识到人才、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能量。
十堰紧紧抓住“对口协作”“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和“校企合作”机遇:“东风有限”设备制造厂以杨叔子院士工作站为平台,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吸引20多名专家教授投入到机器人项目研发过程中;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通过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培养技术骨干110多人。
三大平台共同发力,十堰柔性引智取得重大突破,短短3年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59家,引入专家团队成员300多人,合作项目320余项,其中国家级6项,开发新产品140余个,涉及新材料、新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带动新增产值百亿元。
聚信效应
十堰能够高效利用三大引智平台,得益于一套实用的引智办法。
对内让企业得实惠。建机制,出台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确保三大平台重大活动定期举行,日常活动不间断进行,保证与院士专家高效对接;出政策,把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申报、绩效、推广等纳入考评体系,对成效明显的院士专家工作站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奖励。
对外让院士专家出成果。给平台,逐一审定企业申报的技术攻关项目,要求必须与相关院士所研究领域精准对接。桂建芳院士在十堰余氏大鲵原种场建立工作站,在把娃娃鱼繁殖率提高到90%的同时,桂院士也找到了“虹彩病毒基因型疫苗”的研究方向。
双赢局面,让十堰柔性引智的路越走越宽。三年来,院士专家来十堰的人数直线上升,院士专家工作站数量居地市州第一位。
借力院士专家平台,十堰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投资3亿元建设各类人才公寓,每年拿出专项资金,为在十堰非公企业工作一年以上的博士生、硕士研究生发放补贴;拿出1000万元进行贴息贷款,免费提供5年住房、租房补贴,吸引创业型人才落户。3年陆续引入硕士研究生﹑副高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2000多人。
同时,借智扶智,十堰每年利用院士专家、领军人才举办各类培训1000余次,大力培养本土的青年技术人才、专业技能人才。
人才聚,事业兴。一个区域性人才高地正在构筑,一座区域性中心城市正在不断积蓄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