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三大产业集群高地——光谷、车都、临空港正驶入提档升级的发展快车道。
记者从武汉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体会议上获悉,为加快开创经济转型升级新局面,武汉市将全面升级三大国家级开发区的产业布局规划,提出“四谷”、“三城”、“三都”新格局。
区域经济专家、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布局各有侧重,武汉三镇有望塑造三足鼎立、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具体来讲,“三都”即在武汉经济开发区建设“车都”、“机器人(20.060, 0.11, 0.55%)之都”、“智能家电之都”;临空港建“三城”,即“临空制造之城”、“网络安全产业之城”、“现代健康食品之城”;东湖高新(12.740, -0.71, -5.28%)区则要全面加快自贸区建设,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科技金融、智能制造产业,加快提升高效、高新产业集聚力,努力打造“光谷”“药谷”“金谷”“智谷”。
2001年,原国家计委(现为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准依托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光谷”应运而生。如今,7.5万户企业扎根光谷,今年上半年共实现企业总收入5659亿元,同比增长12.59%;进出口贸易值5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3%。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年来汽车产业独大。去年,该区汽车产量达到134万辆,位居全国汽车行业第一方阵,汽车及零部件占到该区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武汉经开区提出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智能制造成为武汉经开区转型的主攻方向。目前,该区有40余家企业正在向智能工厂转型升级。
秦尊文表示,武汉经开区推进“车都”建设,不能继续走传统造车的老路,而应以上述试点为契机,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智能交通等既围绕汽车产业又面向未来的高端细分门类。
此外,武汉临空港开发区今年上半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值298.23亿元;上半年全区新开工产业项目29个,协议投资额171.60亿元;1~6月,新增签约项目36个,协议投资总额1589.3亿元。
秦尊文认为,重新梳理并强调三大国家级开发区的产业功能定位,就是在提醒各区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招商引资时也应有所侧重、扬长避短,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集聚资源,产生规模效应,形成完整产业链,才能提升武汉中高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