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南漳望西南,千户养桑蚕
2017
07/06
14:35

政策扶持 龙头牵引 面积回升 产业振兴

南漳望西南,千户养桑蚕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夏永辉 楚天快报记者 杨柳 通讯员 魏祖华

春蚕收购接近尾声,湖北东漳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学文很开心。30多人忙活一个多月,从南漳巡检、薛坪等5个乡镇收购了80多吨蚕茧。

东漳实业是南漳蚕丝绸龙头企业,产业链最完备,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

南漳出台“118”计划:3年内,蚕茧加工总产值达到10亿元,年产干茧1000吨以上,桑园面积达8万亩以上。

卖茧蚕农今又忙

“今年养了4张蚕子,明年准备养8张。”2日,南漳县巡检镇指山坪村村民刘德全兴奋地说,祖辈传下来的养蚕缫丝手艺,又有用武之地了。

南漳地处荆山东麓,是我国植桑养蚕源地之一。这里一度“抬头桑遮目、走路茧绊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漳国营茧丝绸公司年出口创汇上百万美元,“楚丝”品牌享誉全球。本世纪初,受国企改制、市场波动、经营不善等多种因素影响,南漳茧丝绸公司几经转手,一蹶不振,全县桑蚕面积萎缩到2万亩。“行情年年走低,老百姓不停地砍挖桑树。”65岁的刘德全回忆说,20多年前,他家有数十亩桑树,如今只剩不到5亩。

镇党委书记刘孝荣介绍,近年来南漳规划重振蚕茧产业,引进了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全县蚕茧市场回暖。

2016年,南漳出台扶持政策:蚕农新建桑园,每亩可获政府无偿提供600株嫁接桑苗、奖励300元;养蚕采用省力化蚕具、设备的,给予60%—100%的机械设备补贴。

今年以来,南漳西南山区利用连片山地和四边荒坡地,新发展桑蚕面积1.3万亩,全县桑蚕面积恢复性地达到4万亩,养蚕户达数千家。

细细蚕丝织锦裳

乐了蚕农,忙了工人。

走进东漳实业公司,一排排自动缫丝机前,女工们双手娴熟地上下翻飞,捋顺一根根光洁、坚韧的丝线。“一般工人月薪3000元左右,中层干部6000多元。”生产管理部经理王应菊介绍,自己以前在山东打工,县缫丝厂重新投产后,返乡就业。

丝纺车间内,70多名工人正紧锣密鼓地赶做德国订单,12万套价值近600万元的四件套床上用品要在月底交货。董事长王进介绍:“公司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及东南亚都有订单。”

东漳实业公司以蚕茧购销和白厂丝、蚕丝被生产为主。今年2月10日,该厂丝绸制品技改新建项目顺利投产,具备了年产蚕丝被60万条、丝绸服装10万件、丝绸家纺家居产品30万件的生产能力,每年增创产值2亿元、新增利税1800万元。“本地鲜茧满足不了正常生产需求。”王进介绍,去年公司在南漳实际收购鲜茧200吨,不足企业年缫丝产能的三分之一,余下的数百吨蚕茧需从外地购进。

转型升级正当时

“复苏来得晚了些。”刘德全感慨地说,如今农村愿意种桑养蚕的基本上都是60岁以上的人了。

肖学文深有同感:要把桑蚕产业做大,还得鼓励合作社发展。

在板桥镇灵观垭村,10多位村民成立了众成桑蚕养殖专业合作社,今年春季养了30多张蚕子,收入达10多万元。35岁的带头人陶国强兴奋地说:“力争今年养蚕100张,明年养上500张。”

东漳实业公司正在规划,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桑蚕旅游观光”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桑蚕产业发展。“桑蚕一身都是宝!”王进介绍,桑叶是植物之王,富含人体17种氨基酸、粗蛋白和粗脂肪,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成蚕吐丝不说,蚕蛹还是高蛋白营养品;蚕屎也是中药,具有去风降湿、和胃化浊、明目降压的功效。

目前,东漳实业公司除了白厂丝、蚕丝被等产品外,还开发了桑叶芽茶,以及酒、面、酱、粉、菜等桑蚕资源综合利用衍生品。仅蚕屎做的药枕,去年就卖了7000多个。

东漳实业公司还投资2400万元,建起楚国桑蚕丝绸博物馆。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嫘祖教桑养蚕、荆桑由来、蚕子进化、缫丝生产、丝绸行业变迁等知识。“已与8家旅行社签约,力争每年接待工业旅游游客50万人次。”王进说,重振“楚丝”品牌,正当其时。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