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三江航天火箭公司生产车间一派忙碌,各系统正倒排工期组织生产。
4月24日,该公司与长春一家卫星公司在武汉签订亿元大单,计划明年4月发射卫星。同日,武汉国家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正式开建,预计到“十三五”末,基地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
在荆楚大地,像这样的军民融合发展投资项目遍地开花。统计显示:我省国防科技工业总产出连续4年过千亿,“高大上”的军工技术正变成一张张“高颜值”的经济成绩单。
打破壁垒,军民融合跨“鸿沟”
“高德红外公司全资收购地方重点保军单位9604厂。”去年,这则消息在圈内引发不小震动。民营企业收购军工单位,在我省尚属首次。“过去,民营企业取得军工保密资格要层层审批,收购军工单位更想都不敢想。”襄阳一家民企负责人说。“民参军”门槛高、“军转民”不顺畅、军民资源共享难,曾是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老大难”。如何破解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形成军民资源有机互动、有效转化新格局?
一系列破冰之举在荆楚大地展开。
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专项领导机构。省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专项领导小组由一名省委常委担任组长、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省国防科工办作为牵头单位,会同相关部门推进专项改革工作。
省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和央属军工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省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巩固和深化省政府与中船重工、航天科工等军工集团公司的战略合作,争取一批国家军工投资项目和军民结合产业化项目在鄂布局。
省委、省政府、省军区首次联合印发《关于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湖北省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形成了省级层面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布局。
体制性障碍破壁,“老大难”有效化解,军民融合发展生机焕发。“民参军”热度高涨,全省两百多家从事国防科研生产单位中,民口企业超过50%,在多个领域形成了关键配套产品研制生产能力。“军转民”势头强劲,在汉军工企事业单位民品产值比重超过70%。
补齐短板,深耕供给侧收获满满
作为军工大省,我省集合了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用电子六大军工行业。从三线建设时期的后方,到改革创新的前沿,积累了50余年军工底蕴的湖北,具有先天优势。
如何将先天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补齐军工经济短板?省国防科工办负责人表示,要推进国防科技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军工技术的溢出效应,着力推进军民融合项目落地。
全球造船业持续低迷,武船集团却风景独好,进入5月捷报频传:其建造的500吨级近岸海洋环境监测船首制船顺利下水;其总包的挪威海上渔场项目主船体正式合拢贯通,比计划提前14天,这是世界最大深海养殖渔场、国际首例半潜式全自动现代化三文鱼养殖装备。
武船等军工企业从供给侧精准发力,抓住海洋强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机遇,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收获满满。
去年以来,武汉光谷激光科技园、中航工业武汉特种飞行器研发中心、量子通信武汉至合肥干线等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化重大项目的启动和建设,有力提升了军工经济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辐射引领作用,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五链融合,“独门绝技”释放新动能
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成功首飞。令人自豪的是,C919的座椅是“湖北造”。
制造方、位于襄阳的湖北航宇嘉泰飞机设备有限公司,是我国唯一从事飞机座椅研制、销售和维修的专业公司。从军用飞机弹射座椅起步,该企业研制的民用航空座椅等装备,成功进入波音和空客采购链,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过亿元。
和航宇嘉泰一样,作为国家项目的承担者,许多在鄂军工单位自主创新,掌握了一批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的创新成果。如中船重工712所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兆瓦级高温超导电机;高德红外公司研发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武汉锐科激光研制出我国首台万瓦级光纤激光器……
这些“独门绝技”,如何转化为生产力?省国防科工办负责人表示,关键是补齐军工科技创新的短板,着力推进协同创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五链”融合,使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
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投融资机制,我省设立了100亿元的“长江航天产业投资基金”和10亿元的“湖北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投资基金”。目前,我省军民科技成果项目库初步建立,已有180多项技术成果入库。47家军工单位在省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发布信息,多家已获双向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