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花炮之乡”溢花香
2017
04/28
10:29

图为:游客在茗山乡楚天香谷芳香文化博览园游玩。(记者 柯皓 摄)

链接

秀丽的杨桥水库脚下,遍野盛开的大马士革玫瑰、迷迭香迎风摇曵,香气袭人。

25日,我们踏入大冶市茗山乡,恰遇一场美丽的邂逅——

这里正在举办2017楚天香谷春季赏花游活动,一辆辆旅游大巴载来的2000多名游客徜徉于万亩芳香花卉园,或拍照留念;或嬉戏玩耍,看蝶舞蜂忙。经了解,他们来自武汉、鄂州、咸宁、黄冈等地。“没想到,这里太美了!”来自武汉的大冶籍“玫瑰粉丝”刘宏元流连花海,啧啧赞叹。

殊不知,这里曾是“花炮之乡”,鼎盛时期,其花炮产业占全省花炮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花炮之乡”乐与痛

距茗山乡朱山村村部几十米开外,一座孤零零的厂区内,残垣断壁。厂区大门上“朱山花炮厂”几个猩红的大字,煞是惹眼。“花炮厂房拆了,正想出路呢。”见到村支书张联明时,他正在和村干部商量工作。

本月13日,随着挖掘机挥舞铲斗,朱山花炮厂一栋栋厂房轰然倒塌。

朱山花炮厂是茗山乡拆除的第一家烟花爆竹企业,也是57岁的张联明亲手建起来的,自打他任村支书起,厂子就交给其子打理。花炮厂被拆除,他尽管有些不舍,但也想得开:“这些年来,我天天像睡在火药桶上。今后可安心睡觉了!”

花炮,张联明有太多“痛并快乐”——

茗山乡是大冶最为偏远贫困的乡镇之一。与邻近的“富得流油”的灵乡、陈贵相比,这里没有矿产资源,也没有工矿企业。

穷则思变。上世纪70年代,当地群众从湖南等地学习做烟花爆竹,自此,茗山烟花爆竹加工作坊如雨后春笋,“前厅吃饭、后屋做鞭”比比皆是,成为当地富民产业。

然而,伴随这一富民产业的,还有血与泪。

2006年腊月,村民尹维新帮工扫地时不慎引起火星,导致其二弟堆放在作坊里的花炮爆炸,两个帮工被炸死。担心受怕的二弟自缢身亡,留下一双嗷嗷待哺的儿女。“那时,每年都发生事故、都有死伤。”张联明喃喃道。

后来,几经规范整合,全乡留存至今14家企业,年总产值上亿元,吸纳就业6000余人。

尽管如此,这些年,茗山的花炮老板们感到,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了。“随着城市禁鞭,花炮已是夕阳产业。”张联明坦言。

没有矿产资源,坐拥好山好水,茗山乡当何去何从?

地处该乡西南部的杨桥村的巨变,让茗山人看到了希望。

“芳香小镇”引客来

杨桥村群山环抱,走进楚天香谷万亩芳香花卉园,芬芳扑鼻,鸟语呢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2年,湖北瑞晟公司相中了这方山水,投入1.8亿元、流转土地8000多亩,种植玫瑰、薰衣草、迷迭香等,提取精油,开发化妆品、天然绿色食品、保健品等,发展芳香产业。

短短几年,芳香博物馆、客服中心、核心园区、品种园等在这片贫瘠之地拔地而起,去年这里入围AAA景区。“芳香产业已经成为茗山乡的支柱产业。”乡党委书记余显军告诉我们。

一花引来百花开。

杨桥村46岁的村民吴合林,投入50多万元建起休闲垂钓园。和他一样,近年来当地冒出了20多个“农家乐”,家家生意红火。

杨桥之变,助启茗山。该乡将建设毛铺生态示范园、青松生态采摘园、长鹿樱花园等,不断丰富壮大芳香产业集群。“我们正在申报建设芳香小镇,集生态、体验、休闲、芳疗、度假、深加工为一体,打造成全国芳香产业旅游目的地,湖北省芳香主题民宿建设示范区。”余显军豪情满怀。

杨桥之变,人气爆棚。

返乡创业的多了。迄今全乡返乡人员已达3000多人。瑞晟公司管理员陈海华说,儿子儿媳原先广州工作,收入一般,回家后三个人在瑞晟公司工作,每月收入加在一起有上万元。

众游客闻香而来。2014年,依托瑞晟公司的花卉基地,茗山乡举办了黄石首届园林博览会。开园一个月,吸引游客103万人;去年,又举办乡村玫瑰博览会,累计接待游客30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0万元。

“硝烟”散尽花满山

杨桥的变化,让地处茗山乡中部的朱山村众乡亲坐不住了。

“那里原来是全乡最穷的地方,现在最美最富。”张联明一脸羡慕,“看来市里的决策是对的,我们必须转型。”

原来,大冶市决定:宁愿牺牲一些GDP,也要引导烟花爆竹企业转型退出。

今年元月,该市制定转型退出方案。市财政拿出1亿多元,对签订转型退出协议书的企业,按固定资产的评估价,给予一定比例奖励。

目前全乡14家烟花爆竹企业已签转型退出协议书,预计5月1日后,所有花炮企业将全部退出。

余显军说,烟花爆竹企业退出后,将做好失业农民工再就业,帮扶和引导烟花老板再创业;利用退出来的闲置土地、资产,引进新项目,重点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

目前,已有12家客商与茗山乡洽谈,多与生态、绿色的农旅产业相关。

市里全力支持,乡里积极谋划,改善升级道路等基础设施,为参与打造“芳香小镇”的客商们加油。

“花炮之乡”硝烟渐去,美丽茗山芳香弥漫。

来到生态种植合作社,我们偶遇身着粉红上衣、正在地间除草的刘明菊。今年44岁的刘明菊曾是朱山花炮厂的老员工,干了16年的火药引线工,为防静电,过去工作时只能穿非白即黑的棉布服。如今指着身上粉红的上衣,她咯咯直笑:“现在上街看中什么就买什么。人到中年了,非把过去欠下的补回来不可!”

“炉冶之市”转型路

大冶,“大兴炉冶”得名,因矿而生,因矿而兴。

2006年6月,大冶首次提出经济转型;

2008年3月,大冶入选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试点城市,获国家政策支持;

2010年6月,大冶提出城市转型,奋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迈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2013年12月,大冶提出“生态立市、建设美丽大冶”,实施“生态优先”发展战略;

2016年6月,“十三五”开局,大冶提出“一优三化”,即生态优先,城市国际化、产业高端化、生活品质化。

转型之路越走越宽广。茗山乡之变,是大冶转型的一个缩影。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