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连通大洋,迈向对外开放前沿
2017
03/10
10:26

丝路化春雨,一江通九州。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快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建设,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住鄂全国政协委员结合报告内容,思考长江中游城市群如何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跃上内陆开放新高地、跻身中国新经济增长极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覆盖两大经济区发挥纽带辐射作用

2月23日,法国总理卡泽纳夫率代表团一行来到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中心站,现场迎接“中法新丝路火车”。这也是我国首个以法国为终点的中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说起‘一带一路’,大家都会想到中欧班列、万里茶道。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武汉‘实吾人沟通大洋计划之顶水点’的宏伟蓝图,正在成为现实。”全国政协常委茅永红表示,长江中游城市群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能够把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变为对外开放合作的前沿,缩小中国经济的区域性差距,而且能够充分利用和发挥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作用。

在尹镇龙委员看来,作为连通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长中群对接“一带一路”,既能覆盖两大经济区域之间的空缺区域,更发挥纽带和辐射作用,协同推进,互利互动,成为引领中国经济的新的发展动力。

列席会议的武汉市政协主席胡曙光表示,抓住这一机遇的前提是要解决好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建议学习借鉴、推广复制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经验,建立健全国家层面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和协调推进机制,建立“一地试点,多城联动”机制,支持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绿道等跨区域重大生态项目规划建设,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加强环境保护合作。

今年5月,我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李仁真委员建议有关部门以此为契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将“一带一路”倡议升级为国际合作机制,使这一充满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变成名副其实的国际公共产品,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融合共进,实现各要素跨区流动

融合的关键,是体制机制,是互动共进。

陈平平委员建议,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应在共同协作的基础上,发挥各自优势,加大对外经贸合作。

石文先委员表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一带一路”覆盖全球大约64%的人口,如何运用巨大的人口优势是融合对接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在深入企业调研中,石文先发现,2008年以来,服务行业就业指标在绝大多数时期高于制造业,这意味着服务业将成为未来主要的就业容纳器。他建议,以服务业为纽带,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一带一路”劳动力跨行业跨区域流动。

委员们调研发现,要想实现二者更好对接,必须要有连接两大经济区基础设施平台建设规划。

马力委员认为,两大经济区域应突破地域界限,科学选址,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跨境物流;尽可能开通国际直航,扩大通关一体化范围;缩减运输时间、通关时间,节省交易费用。

陈平平委员建议,在软件基础设施方面,创新电子商务平台,境内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并举。两大经济区域应依据产品特点、消费群体偏好等不断创新电子商务模块,使电子商务成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重要平台、产品供求方对接的便利场所、产品特质充分展示的统一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