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湖北潜江:化工产业“循环”中闯出新天地
2016
12/09
14:31

短短一年,尿素的市场价格从2400元/吨跌至1140元/吨,身为一家化肥公司副总经理的刘千波,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化肥产业正面临“去产能”大考。摆在刘千波所在的湖北潜江金华润化肥有限公司面前的问题千头万绪,其中就有给每年超过70万吨的尿素找销路的难题。“开发区内不少化工企业面临类似问题。”潜江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彭绍军说。

面对困难,在长江中游化工产业重镇潜江,各大企业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奋力通过发展循环经济闯出新天地。

技术升级,化工产业没有废弃物

“化工产品有较强派生性,许多上游产品或废料生成物,可以成为下游产品的原料,所以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化工没有废弃物。”彭绍军介绍,园区内利用循环经济进行技术升级的企业,境况比别的企业要好得多。

2016年,金华润租赁溴化锂装置综合利用余热,降低能耗一年可节约成本2000万元左右。与开发区内的金澳科技公司合作,将合成氨装置改产氢气,每小时管道外供氢气4万立方。与山东金正大集团合作建设高效缓控释复合肥、水溶肥、作物专用肥项目,每年可消化20万吨尿素产能。

“和金正大合作消化一部分,改产氢气去掉一部分,剩下的尿素销售压力就不大了。”刘千波说。

在开发区,循环经济的受益者不止一家。

作为全球最大的牛磺酸生产基地,永安药业生产所需5种原料的4种都由开发区内的企业以管道方式直供。由于就近取材、物尽其用,成本比同类企业低30%,永安药业牢牢占据全球60%的牛磺酸市场。

金澳科技则利用可赛化工的烧碱、氯气合成广泛用于催化裂解的脱脂液、环氧氯丙烷等,实现了石油化工和盐卤化工产业之间的循环。

可赛化工是一家以盐卤资源开发为主体的氯碱企业,“消化”仙桥化学富余的氯气、氢气。仅此一项,仙桥每年增收700多万元,5家关联企业则节约运输成本800多万元。

无独有偶。在潜江王场镇,比经开区年轻很多的江汉盐化工工业园,总投资48亿元的长飞潜江科技园项目正紧锣密鼓地施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一流的预制棒和光纤生产基地,预计年创税收约2.5亿元。

王场镇党委书记、江汉盐化工业园工委书记刘志勇介绍,正是因为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和长飞形成上下游企业产品相互配套,长飞才选择落户。“长飞公司四氯化硅项目,需要消耗大量氯气;光棒制造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四氯化硅、氢气和氢氧化钠,恰恰是园区龙头企业盐化工总厂的产品。而长飞公司产生的副产物二氧化硅粉末、稀盐酸和稀盐水,又是盐化总厂需要的原材料。从石英砂到光棒形成了闭环工艺路线,在园区实现产品互补‘零排放’。”

政府搭桥,帮企业对接“循环”

1965年6月15日,湖北省第一口自喷油井从自家田里喷出原油,揭开了江汉平原石油勘探开采的新篇章。

“潜江地下有资源,江汉油田又提供了技术工人和大型设备,出现化工企业是必然的。”彭绍军告诉记者。

上世纪70年代,各地竞相上马围绕农业“五小”(小煤矿、小钢铁、小化肥、小水泥、小机械)工业。化肥厂、磷肥厂等一些地方化工企业诞生,随后不断派生、扩容、改制,到2000年前后,潜江目前的化工格局基本形成。

“‘地上盛产粮棉油,地下富藏油气盐’是湖北潜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前期缺乏引导和规划控管,‘任性’发展留下的累累伤痕,让开发区人挥之不去。”彭绍军感叹。进入新世纪,开发区管委会意识到自身局限,主动求变。

金澳科技技术开发处处长杨巍告诉记者,管委会定期召集园区内各企业开会,帮助企业进行对接。“像金华润向我们提供氢气,就是在这样的会议上有了初步的意向。”杨巍说。

今年5月,潜江市市委书记胡功民在调研经济开发区循环发展时强调,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重新确立潜江经济开发区的战略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路径,全力打造湖北新型化工循环产业园。目前,园区有20多个主导产品有上下游关系,企业关联度达85%,关联产品的就地转化率达到45%以上,形成较为完整的化工产业循环链条。

近5年来,开发区经济总量年均增速超过23%。同时,“三废”排放量逐年下降,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5%。今年1至5月,潜江化工产业产值实现新的突破,达到134.6亿元,同比增长67.6%。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