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湖北省政协常委会聚焦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
2016
11/16
10:08

“2015年,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0亿元,已连续多年增幅保持在20%以上;去年9月,湖北省第一颗北斗芯片实现批量生产并成功选入国家采购推荐名录,定位精度可达1米,比GPS定位精度提高4至9米……”11月8日,湖北省政协召开十一届十六次常委会议聚焦“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副省长许克振向省政协常委们通报情况时,对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信心满满。

“虽然湖北已基本形成了行业比较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具备了建设制造强省的基础和条件,但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传统产业占比重,新兴产业刚刚起步,还未形成燎原之势。”许克振直言不讳,湖北制造业已经到了慢进亦退、非升级不可的关键时期。

湖北担当着一系列国家级重大战略,经济新常态下,湖北如何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推进湖北行动的重点和方向又在哪里?省政协常委会议上,政协常委、委员、专家围绕“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提意见,说想法,诸多影响和制约湖北制造业发展的问题被端上桌面。

针对湖北省传统制造业如何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问题,省政协常委应楚洲代表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建议,坚持需求牵引、问题导向,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基础,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整合资源创新载体,促进各类企业转型创新和协调发展;发挥多元基金杠杆效应,支撑高端制造信息基础构筑和创新发展。

制造业要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制高点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省政协常委叶青代表民进湖北省委提出,武汉东湖高新区近年来打造的光谷品牌已经取得全国领先优势,今年,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落户武汉东湖高新区,未来3—5年,武汉将形成万亿级的芯片—显示—智能终端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将使武汉从“钢铁城市”、“汽车城市”走向“芯片城市”,要树立东湖高新区标杆地位,切实发挥引领、示范和核心作用。

省政协委员章杰代表台盟湖北省委建言,要充分发挥湖北区位、交通、自贸试验区等综合优势,实行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积极推动长江经济带、汉江经济带、“中三角”等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和“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高地。

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院士作为目前全国智能制造专家组的组长,受邀在常委会议上作推进《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的专题辅导讲座时,也对湖北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湖北省培养的优秀人才留不住,为什么省内的好项目却在外地开花结果?

“还是要解决好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问题。”省政协常委杜耘代表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提出,进一步放宽科技人员离岗或者在岗转化科技成果的限制,建立高效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补偿机制,支持企业联合高效、科研院所建新兴产学研合作组织,形成一批长期、稳定、制度化的产学研利益共同体,加速科技成果转移和转化。

“我觉得关键是体制机制上的问题,科研与市场脱钩、与企业对接不紧。”省政协主席张昌尔认为,必须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更多地把科研活动融入到产业链条上,这也是科研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省政协常委韩民春代表民建湖北省委建议,建立湖北省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培训基地,设立专项教育培训资金,通过支持基地开展专项培训或学历继续教育,分批次、分层次、可持续地推进相关智能制造产业的各类人才的教育与培养。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