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对刚刚接到清华大学美书学院录取通知书的秦雅洁来说,是又一个大喜过望的日子。
这一天,她家门口的至喜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结束了这一带居民到江南长期需要绕道的历史。更让她始料不及的是,作为宜昌一中优秀毕业生代表,她被请到至喜大桥通车仪式上,和大桥设计、施工建设者代表、市民代表一道,为大桥的通车剪彩。
“一跨过江”的至喜长江大桥,是宜昌建成的第6座长江大桥,也是宜昌市迄今最大的城市建设项目。
宜昌市住建委总工程师袁庆华说:“至喜长江大桥通车后,与夷陵长江大桥形成中心城区江北、江南交通内循环,将极大地方便市民的工作与生活。为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安全运行作保障是其最大亮点。”
“注重民生、注重生态,注重未来,是这座大桥建设的亮点中的亮点。”承担大桥施工任务的中铁大桥局集团公司总经理胡汉舟说,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大桥局践行了宜昌市委、市政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将大桥建设成一座科技生态之桥,一座造福宜昌人民的民生之桥,一座促进坝区与库区和谐发展的未来之桥。
“至喜长江大桥建设,首次采用了锌铝合金镀层高强钢丝等多种新材料和多项新技术。”中铁大桥局现场负责人冯毅介绍说,“一跨过江,不在水中建桥墩,这样既使中华鲟洄游不受影响,也保证了长江航道不断航;将钻孔桩泥浆全部装车封闭外运,不让一滴泥浆排入长江,保证了长江的水质;为不让主桥桥面上的污水流入长江,每段箱梁的两侧,都预留了排水槽,相邻箱梁的排水槽对接相连,形成一条管道直通引桥流进城市排污管道,保护了江中珍稀生物;为了不影响到中华鲟等鱼类的习性,采用LED照明灯,用电脑控制光线角度和强度……”
“至喜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我感到由衷高兴。”与秦雅洁一道为大桥通车剪彩的社区居民代表童显模说,“我亲眼目睹了大桥建设的点点滴滴,见证了它的成长,就像看到自己的小孩一样,看着它一天一天地长大,心里充满了期盼。”
“在没有官员参与的情况下,让我作为中学毕业生代表为大桥通车剪彩,这将激励我更加努力学习,将来为家乡和国家作贡献。”秦雅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