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十堰:着力打造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2015
08/07
16:16

5日至6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岱梨率省人大调研组,在我市调研旅游业发展及旅游“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就抢抓机遇加快旅游业发展、科学编制旅游“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求。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谭徽在等随同调研。

市委书记周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铁军,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贺盛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新荣,副市长张慧莉等陪同调研或参加座谈。

5日,张岱梨一行先后深入丹江口工程展览馆、丹江口大坝、丹江口市沧浪洲湿地公园、十堰生态滨江新区、郧阳区柳陂镇卧龙岗社区、柳陂新集镇和茶店镇樱桃沟村,实地察看我市旅游业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6日上午,省人大调研组主持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我市旅游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及《湖北省旅游条例》贯彻落实、“十二五”旅游规划执行和“十三五”旅游规划编制等情况汇报。据悉,2010年至2014年,我市旅游总人数由1477.11万人次增长到3435.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89.3亿元增长到242.73亿元。自2012年进入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俱乐部以来,我市连续三年荣获“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市”,综合实力稳居全省旅游第一方阵。

张岱梨充分肯定我市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她说,旅游业已成为十堰第二大支柱产业,十堰为全省旅游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些好做法、好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推广。十堰高位推进、真抓实干,站得高、看得远、落得实;思路清晰、理念科学,“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和“全域景区、全域水源区、全域生态区”理念深入人心,已成为全市各地自觉行动;改革创新、特色鲜明,互联网+、智慧旅游、乡村旅游等初显成效,形成了大旅游格局,旅游业贡献率显著提升,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张岱梨指出,发展旅游业必须要坚持规划引领,一定要注重旅游“十三五”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多做一些比较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要围绕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个总目标,科学编制好规划;要以开阔的国际视野、创新的理念来谋划,把握好新常态大背景、旅游业发展新趋势,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切实增强深化改革、依法兴旅、融合发展这三种意识,编制符合时代要求的规划;规划编制内容要全面,重点要突出,找准差距,补齐短板,发掘潜力。

张岱梨指出,旅游业发展要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文化为灵魂,以项目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把旅游业发展决策部署和地方实际充分结合,大力培育多元旅游业态,创新产业促进机制,拉长旅游产业链。要深度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彰显地域文化特色;要做好重大项目策划,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支持已有企业做优做强;要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机遇,积极开发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在国际化进程中体现本土元素;进一步叫响“武当”品牌,放大品牌效应,推进旅游产业布局、市场营销、服务体系一体化,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周霁真诚感谢调研组对十堰旅游业发展的精心指导,对调研组的金玉良言,我们将认真消化吸收。他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全域旅游的理念,找准旅游业发展定位,进一步健全旅游业发展机制,完善规划体系和产业体系,奋力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