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切换
新闻
应城经济开发区:这里将崛起一座新城
2013
03/04
14:03

昨日,记者走进应城经济开发区,只见以武荆高速连接线为轴心的“三纵七横”道路及排水管网、二水厂及给水管网、220千伏智能变电站及电网配套、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城南新区村民集并等16项工程全面展开施工,正在有序推进;总投资12亿元的21大项园区平台建设重点工程,已有世纪大道道路、绿化、亮化等5项工程全面完工……

应城市政协副主席兼开发区工委书记、黄滩镇委书记胡瑛引领我们参观开发区建设全貌后,信心满满地说:“再过5年,这里将崛起一座新城!”

记者深入采访,感觉到这“信心”背后,有一连串的事实为依据。这事实,凝结着应城人的执著、务实和创新。

去年年初,根据应城城市建设规划修编,省级应城经济开发区面积拓展到28平方公里。这不只是简单的版图扩大,而是要用全新的理念,开放的思维,建设一个名副其实的新区。应城市委书记朱高文、市长徐长水如是要求。

在应城经济开发区办公大楼前,与其他开发区不同的两块牌子吸引了来访者的目光。胡瑛说:“这是体制创新的结果。”

此前,开发区职权单一,建设过程中遇到需要统筹和协调的问题却很多。现在,应城经济开发区所在的黄滩镇有4个社区和28个村。不能按老体制由镇、区各吹各的调!对此,应城从体制入手,将黄滩镇与开发区合并,管理机构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这一“合”,干部合心,群众合力。胡瑛说,现在好多问题,诸如规划、拆迁等问题,解决起来一不回避,二不扯皮,三不推诿。大家认准了的事决定了的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干就干出名堂。

第一期开发中,有7个村4600户农民要按新农村建设要求和开发区建设规划,集中安置在新的生活区。开发区干部分头讲清搬迁道理和安置政策,在措施上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认真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愿景,得到农民的理解和期盼,表示一定要积极参与,努力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好。

一些难办的事,有了好体制办起来顺畅多了。但真正建设一个“规划布局科学、设施功能配套、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能强劲、整体发展协调”的工业新区,决定的关键还是产业定位。

应城开发区突出工业主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产业聚集,产生规模效应。他们在招商中选商优商,引进一个企业产生一大产业链。到9月上旬,仅高新技术产业园落户工业企业3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家。园区已初步形成“五大主导产业”:以华中厨卫家居产业园、广东厨卫家电工业园等为代表的厨卫家居产业;以骏腾发焊接装备、尼斯顿科技、锐尔森科技等为代表的机械装备产业;以久大品种盐、恒天药业、泱盛生物科技、纽科源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食品医药产业;以银海棉花、百事利服饰、汉正街服装辅料等为代表的纺织服装产业;以合和微晶玻璃、富邦科技等为代表的新型材料产业。另外开发区还建有一个省级科技孵化器弘锦高新产业创业园。富邦科技公司、泱盛生物科技公司、骏腾发焊接装备公司正在筹备上市。

在开发区采访,锐尔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腊生直言环境好。他说:“在这里投资,服务零距离,客商都满意。”

胡瑛说,让客商满意,是开发区的承诺。现在项目落户应城开发区,开发区对客商实行“全程代办、义务承办、限时办结”一站式服务。由客商提供相关资料,服务专班代办从项目落户到开工建设的各种证照和手续,公开承诺,限时完成。把依法依规办事的原则性与从实际出发的灵活性相结合,实行“并联式”审查服务,必要时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同时对项目建设做到零干扰,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市级领导、两个市直部门、一个专班包保蹲点”制度,从项目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一包到底,切实解决项目建设和生产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一个好环境就是最好的引商广告。今年1月至8月,应城开发区新引进项目18个,其中4个项目过10亿元,3个项目过3亿元,过1亿元项目有2个。客商来了,经济跨越发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财政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8%、101%。

宜工宜商,也要宜居。在应城经济开发区,城区农村发展统筹,生产生活建设并举,正在实现“三个转变”:农业区域转变为工业区域,城郊区域转变为中心城区,乡村农民转变为社区居民。除工业项目外,目前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工程、长宏集团新城开发工程、老县河整治工程、文峰村民集并居住工程等正在建设之中。

胡瑛说,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到“十二五”末,当新城崛起的时候,开发区将改变应城两大版图:市区版图在现有基础上扩展1/3,将达到60平方公里;经济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100亿元,将占全市总额的30%。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